普法:飘二代是“OutofPlace”的人
本篇文章505字,读完约1分钟
根据《新周刊》第491期的封面复印件,上世纪初,鲁迅、胡适等人去了国怀乡,留学是那一代青年的“治心做法”、救国之路。 17年前,《新周刊》发表了《漂浮世代》,聚焦于在什么样的大城市漂泊的新青年,他们有改写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自由流动的社会机制。 今天,90后、00后出现了两代人,比父亲更早走出国门,面对的是比100多年前的留学生更全球化的现代世界。
浮游世代有乡愁,故乡是不能回去但永远想念的地方。 漂二代不清楚。 他们有两个名字是中英语。 我至少有两个国家的游学和就业经验,是“out of place”的人。 你是哪里人去哪里?一代人被问了这个问题。 答案总是在风中飘动。 第二代祖父们从一个城市飘到另一个城市。 他们的父母从一个省飘到另一个省。 然后漂二代从一个国家飘到另一个国家。 1978年开放自费留学,截止到年底,有458.66万中国人离开国门实现了留学的梦想。 除了留学以外,还有庞大的工人和移民群体。
漂浮意味着对未来的“不明确感”、成绩、就业、去就留下无数潜在的变量。 比选择国籍和城市更重要的是随时有移动的勇气、心灵自由和自我实现的价值。 你是哪里人去哪里?一代人依然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标题:普法:飘二代是“OutofPlace”的人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4/18825.html
上一篇:普法:走出一条充满革新的转型之路
下一篇:普法:应当一再程序利用者中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