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打开“政务上链”应用场景

热点: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打开“政务上链”应用场景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3-17阅读:

本篇文章1226字,读完约3分钟

数字政务是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 最近以来,包括北京、河北、湖南、贵州等陆续发表计划,积极推进区块链在政务系统中的应用。 “政务上链”有助于数字政务的更高层,各地敢于尝试新技术的方法是肯定的。

热点: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打开“政务上链”应用场景

近年来,随着“网络+”应用的深入宣传,中国的数字政务服务能力显着提高。 但是,出于安全、隐私等理由,一点点的数字政务依然存在孤岛现象。 例如,许多政务大厅“移动”到互联网平台,但数据往往缺乏互联,没有统一接口,因此有些事项互联网不同步,在进行不同业务时,人们重复认证 通过处理这些闭塞点,人们把眼球瞄准了区块链的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性等优点。 “政务上链”不仅可以保障数据流通的安全,消除共享的担忧,还可以构建很多参与的可靠互联网,作为信任的中介,更好地释放政务数据的潜能。 从这一点出发,区块链进一步促进了网络和政务的深入融合,为数字政务的进一步阶段提供了新的处理方案。

热点: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打开“政务上链”应用场景

现在政务区块链已经涵盖了数字身份、电子存款证、电子票据、产权登记、工商登记等多种场景。 例如,在北京,140个政务服务是连锁的,很多服务只有“最多跑一次”。 在深圳,区块链电子证书应用平台已经整合了100多个高频政务服务的几个事项。 在疫情防控期间,政务区块链在公司申请复工再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区块链+政务”擦去的火花,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整个社会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热点: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打开“政务上链”应用场景

尽管有一点落地应用,“政务上链”总体上还处于试验阶段。 首先,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又多又杂,其本身也需要应对系统稳定、应用安全等技术问题。 政务服务集团大,面广,考虑价格、安全等因素,现阶段只有很多人能共享的高价值数据才有链条价值。 这一方面要求突破关键技术,提高区块链的性能、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 另一方面,深入理解政务场景,找到上链条的真正诉求。 毕竟政务上的链条与政务上的链条不同,应该处理切实的政务服务痛点。 另外,区块链安全风险的研究与分解不容忽视,还需要吸引和推进区块链开发者、平台运营者加强自律,落实安全责任。

热点: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打开“政务上链”应用场景

更重要的是,政务区块链发挥作用,部门间、行业间的联系依然重要。 现在,“政务上链”处于高速发展期,规范和诱惑相对落后。 有点政务区块链仅限于某个环节,如果不根据业务流程形成闭环服务,不仅会带来新的“数据孤岛”,还可能导致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上链不是简单移动政务服务,而是需要顺利应用环节,把政务区块链落在实地。 因此,有必要加强区块链政务应用的顶层设计,管理部门、公司等参与者合作,建设统一的技术标准。

热点: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打开“政务上链”应用场景

我国在区块链行业有良好的基础,场景丰富,部分应用走向试验,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有望正视政务区块链应用的难点,探索实务对策,探索适合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新模式。 相关领导干部也要理解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现状和趋势,及时更新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管理能力,以实际行动建设服务型政府。 (喻思南)

热点: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打开“政务上链”应用场景

《人民日报》(年08月28日05版)

标题:热点: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打开“政务上链”应用场景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7/41276.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