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刑法总论》
本篇文章3030字,读完约8分钟
图书名称:刑法总论
(日)高桥则夫萧; 李世阳翻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
isbn 978-7-5620-9418-0
开本720mm×; 960mm 1/16
印花税37.75
字数620千字
版次年1月第1版
年1月第一次打印
定价99.00元
【图书介绍】
高桥则夫教授的《刑法总论》是专业教材。 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在维持教科书的基本体例的同时,将规范论的分解框架引入刑法解释论。 简单来说,刑法规范最完善行为规范+制裁规范这一规范论的结构形式,行为规范是以面向未来的法益保护为目的事先评价的,制裁规范重视积极的通常预防,事后评价。 由此导出了事前评价和事后评价的对应大致相同。 刑法中的所有概念都可以在这个规范论的框架内求出自己的位置,将规范论的分解模式注入刑法解释论。 本书是规范论和刑法解释论融合的典范,正如高桥则夫教授所相信的,没有规范论的刑法解释论是可能的,但没有灵魂。
【作者译者介绍】
作者介绍
高桥则夫
195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法学院教授、日本刑法学会常务理事、日本受害者学会会长、日本犯罪社会学会、日美法学会、日本医事法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行业是规范论和刑法解释论、恢复性司法,用日语、德语、英语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独立出版学术专业著十余部,是世界闻名的刑事法学家。
译者介绍
李世阳
1987年出生于福建南安,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刑法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 第一个研究行业是刑法诠释学、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交叉问题、网络犯罪。 在《中国法学》、《法律科学》、《政治和法律》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独立出版专业书籍2部。
【中文版序言】
李世阳博士很荣幸把我的《刑法总论》[成文堂年版(第三版) ]翻译成中文,在这个出版之际,我想衷心感谢您。
关于中国的刑法学,我也通过中日刑事法论坛和在早稻田大学留学的很多中国留学生学习了一部分复印件。 但是,不提其中个别问题的详细论点,很难把握中国刑法学的整体情况。 在这些方面,恐怕中国刑法研究者对日本刑法学的认识也是同样的情况吧。 因为既然刑罚是国家的刑罚,刑法学就深深扎根于该国的文化、社会、政治等之中,这种状况的发生是必然的结果。 那么,刑法比较法的考察为什么很重要呢? 因为尊重各自的异质性,摸索考察犯罪和处罚时的共同框架,对各自的刑法学(立法论及解释论)的进展极为有益。
我认为形成我的刑法学基础的行为规范和制裁规范这一框架在这个比较法的考察中有重要的作用。 规范论( normentheorie )是思考人类社会国家问题不可或缺的要素。 从此以后,用规范论比较研究中国的刑法学和日本的刑法学可以说是我的课题。
李世阳曾经在我的门下留学,以“关于日中犯罪参加系统的比较法考察”为题出色地完成博士论文,顺利获得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称号的是最近敏锐的研究者。 我不仅期待他在中国刑法学的构建上增加瓷砖,而且期待他致力于中日刑事法交流事业。 另外,本书的翻译出版时,陈兴良决定了本书的顺序,非常高兴。 无上的荣幸。 我想借这个场合,衷心感谢陈兴良先生。
本书的出版,如果能对中国刑法学的迅速发展做出任何贡献,就不会比这更高兴了,与此同时,我也将一步一步地推进研究。
柔和的五月风吹走了我的脸
高桥则夫
年5月5日
【图书目录】
目录
总序1
总序23
中文版序言7
序列9
初版序言14
第二版序言16
第三版序言18
图例20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刑法学导论3
第一节刑法的规范结构3
第二节刑法学的对象13
第三节刑法解释论16
第四节刑法的功能18
第五节刑法的沿革21
第二章刑罚法规27
第一节罪刑法定主义27
第二节刑法的效力37
第三章刑法的理论43
第二编犯罪的理论
第一章犯罪论序论53
第一节犯罪论体系53
第二节犯罪论的基础理论57
第二章行为64
第一节含义64
第二节行为论的诸说65
从第三节社会行动论看行动概念70
第四节行为概念的副本73
第三章构成要件75
第一节构成要件的概念75
第二节构成要件的理论76
第三节构成要件的功能79
第四节构成要件的结构80
第五节法人的刑事责任84
第四章执行行为89
第一节含义89
第二节执行行动和危险概念90
第3节作为违反行为规范的执行行为和制裁规范
起步条件的具体危险91
执行第四节行动概念的展开过程91
执行第五节行动概念的崩溃过程93
第五章构成要件结果95
第一节犯罪的性质(罪质) 95
第二节刑法中的结果概念96
第三节结果在犯罪论中的地位97
第四节犯罪的结果和犯罪的结束98
第六章因果关系100
第一节含义100
第二节条件关系101
第三节相当因果关系107
第4节从相当的因果关系出发论述客观归属论111
第五节判例中的因果关系116
第七章不作为犯132
第一节为犯,不为犯的概念132
第二节不作为的因果关系133
第三节不作为犯人的成立要件136
第八章故意149
第一节含义149
第二节构成要件故意151
对符合第三节构成要件的事实的认识152
第四节故意的种类163
第九章事实错误168
第一节含义168
第二节构成要件错误169
第三节具体事实错误171
第四节抽象事实错误176
第十章过失186
第一节含义186
第二节过失犯的行为守则187
第三节过失犯的结构旧过失论、新过失论、
新过失论189
违反第四节观察义务192
第五节信任大致是203
第六节过失的标准206
第七节过失犯的执行行为209
第八节监督过失211
第九节过失的竞争215
第10节结果加重犯217
第十一章违法抵抗事由219
第一节含义219
第二节行为无价论和结果无价论220
第三节可惩罚的违法性理论223
第四节正当化事由(违法抵抗事由) 227
第五节正当行为232
第六节正当防卫239
第七节紧急避难272
第8节超法规的正当化事由284
第十二章责任论概说304
第一节含义304
第二节责任是什么305
第13章责任抵抗事由I缺乏责任能力(及减少) 310
第一节综述310
第二节不负责任能力和限定责任能力311
第三节原因下的自由行为317
第十四章责任抵抗事由ii不存在其他责任要素326
第一节综述326
第二节不存在责任故意或责任过失326
第三节没有违法性意识的可能性327
第四节不存在期待可能性338
第15章惩罚性抵抗,减少事由341
第十六章未遂犯343
第一节综述34
第二节未遂犯的处罚根据344
第三节执行的着手345
第四节不得犯356
第五节中止犯363
第十七章共犯374
第一节综述374
第二节间接正犯378
第三节共犯的基础理论387
第四节共同正犯399
第五节教唆犯430
第六节从犯(助犯) 433
第七节共犯的各项问题440
第十八章罪数459
第一节犯罪的个数459
第二节科刑上一罪467
第三节合并罪473
第三篇惩罚的理论
第一章惩罚的概念479
第一节的惩罚是什么479?
第二节惩罚和修复480
第三节处罚的种类和复印件482
第二章刑罚的适用492
第一节法定刑及其加减492
第二节刑罚的定量、宣布和豁免496
第三章惩罚执行和执行犹豫501
第四章刑罚的消灭509
第五章保安处分513
几个事项索引516
案例索引532
译者后记556
标题:热点:《刑法总论》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30/44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