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维护校园秩序不宜一刀切

普法:维护校园秩序不宜一刀切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6阅读:

本篇文章724字,读完约2分钟

黄帅

前几天,郑州大学设置了严格的门禁制度,在舆论调查场上成为了话题。 今年3月以来郑州大学“非校内人员拒绝入学”的方法确实引起了很多争论。 但是郑大的方法不是案例。 《南京日报》报道,今年5月,南京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大学的部分校区设有校园门禁,学生进入校园需要用校园卡验证身份。

普法:维护校园秩序不宜一刀切

不管怎样,无论是带着孩子访问校园的父母,还是想在学校操场上兜圈子的市民,他们的需求都不合理。 这是因为大学不仅培养本校的学生,本来也兼有提高国民素养的使命。 二来中国的大学公立大学很多,纳税人在不影响大学秩序的情况下享受一些资源也是有道理的。

普法:维护校园秩序不宜一刀切

我认为大学向社会开放,民众一边遵守规则一边适度采用大学资源,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大学理念。 但是,学生安全、教育秩序、校园卫生环境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毕竟,为学生提供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仍然是大学教育的主要意义。

普法:维护校园秩序不宜一刀切

对此,可以实行很多灵活的措施。 事实上,没有必要拒绝所有的访问者。 如果不是考试期间或其他特别时期,普通访问者可以在登记身份后进入校园。 即使有很多访问者进来的问题,通过限制人数、访问者的分流等,也可以确保安全和秩序。 例如,北京大学规定,在寒暑假游客特别喜欢参观的地方,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不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北大也要求游客预约、登记,允许进入特定的校门。

普法:维护校园秩序不宜一刀切

另外,现在很多大学都有很多校区,老校区通常在主城区,周围人流密集,非常繁华,新校区多在郊外,周围居民少,很少从外部对大学资源的控诉。 也许可以全面开放旧校园。 新校园适度管理访问者数量。 总之,不要“一律”,结合现实情况灵活解决大学的门禁问题是上策。

普法:维护校园秩序不宜一刀切

( 8月29日《中国青年报》02版“大学实施严格门禁的校外人员不能进入校园吗?”

标题:普法:维护校园秩序不宜一刀切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6/23647.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