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5阅读:

本篇文章1961字,读完约5分钟

何志勇贵州省毕节市法律界人士党组书记局长

2018年7月18日,习大总书记向贵州毕节试验区发出重要指示,要求“按时战胜贫困,努力建设贯彻新的快速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为新时期试验区改革的迅速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近年来,毕节市以建立“法治毕节”为契机,积极探索党建领导、法治保障、群众参与乡村管理的新思路,以选拔“守法好家庭”、建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为载体,推进法治、依法管理和法律服务 现在基础巩固,社会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小事不出村子,大事不出乡镇,不提出矛盾”的目标基本实现,全市按时战胜扶贫攻防战,新的迅速

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一、抓住党建领导,加强法治保障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推进依法管理,比较有效地保障民生政策落地执行,着力阐明“越穷越生越肯”的恶性循环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迅速发展。

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毕节市开展以支部班子好、党员管理好、组织生活好、制度好、作用好为文案的“五好基层党组”组建活动,从全面严格的治党要求落实到各支部、各党员,演党性、大局、思考迅速 依法处理村干部的不作为或混乱,把民生事实和项目视为最优先事项,健全完整的村干部轮班值班、分班服务群众和采用公章管理等相关制度。 建设基层党组织,整顿弱湿散党支部,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积极参与乡村法治建设各项工作。

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全市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的新模式。 探索黔西县110社会联动中心的新模式,将110、119、12348等10种紧急电话全部整合到110个平台,实现警报、帮助、咨询、投诉等各种事项电话“一号通”,综合治疗、公安、司法、公诉 探索“十户联防”机制,以户为最小的预防管理单元,将相对集中居住的村(居)民划分为10户左右的管理区域,推进“十户联防”实现群防群治全覆盖,构建群防群治新格局。

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设备的全面展望,构建县域服务综合枢纽和指挥协调平台。 以司法所为基地的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事业单位初步完善,具备条件的配置智能终端、法律服务机构、贵州法网和热线平台、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事业室全面覆盖,村(社区)

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二、抓住普及教育,加强德治浸润

着手实施“七五”普法,聚焦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响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普法推进和中心业务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一是聚焦重要节点谋求法治的普及。 完全利用“315”、“626”、“124”等重要节点,司法、市场监督、禁毒、派出所等机构集中在村庄开展法治推进教育活动,向大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充分调动群众参加学法的积极性,深耕厚植、日积月累的法治思维浸润,转变了广泛的群众访问不信法观念,形成了群众有事找法、处理问题的用法气氛。

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二是围绕社会热点的法治普及。 全市各级和各职能部门协调合作,结合实务实际,切实履行实务职责,预防早婚早育和控制中断保学普法教育实务,进村开展早婚早育专业管理问题法律法规集中推进活动300余次,资料7.4余万份

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三是用事件释法抓住法治并普及。 不断创新“枫桥经验”、“七人议事”等矛盾纠纷处理解决机制,解决大众与政府矛盾时重视“法”,解决大众与集团矛盾时重视“情”,法、理、理各种矛盾纠纷 到今年8月初,全市建立了各类人民调解组织3977个(县级综合性人民调解组织5个,县级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8个,县级专业性,领域性人民调解委员会24个),其中村(社区)调解委员会3573个,乡镇(街道) 培养了18712名人民调解员(包括785名专职调解员)。 2019年,全市共调查了7077起各类纠纷,调查成功的为6825起,调查成功率为96.44%。

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三、抓住民主建设,加强自治活力

在民主自治方面,毕节市通过开展“遵守法律的好家庭”评选活动,推进“1+1+n”社会管理模式,积极发动群众参与,不断增强自治活力。

一是以“守法的好家庭”为载体推进全民普通法。 探索在全市推进金沙县第一个“遵守法律的好家庭”评选活动,从“家庭领导学法、积极普通法、自觉法律、模范用法”四个方面制定规定,设定否决条件,使家族成员男女老少为善,家族的成长 家里没有留守儿童,空巢老人。 家人没有“四鬼”(即懒汉、赌徒、酒鬼、药鬼)的人员。 这将成为“守法好家庭”评选的硬性指标。 然后建立奖励机制,由乡村组织评价,乡镇党委政府分别颁发奖状和奖牌,群众自己的事件自己做,参加的积极性提高。

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二是以“1+1+n”社会治理模式推进民主自治。 在村党支部的指导下,探索设立村级理事会,设立n个群众自治组织的管理模式。 各村(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了法治推进、项目建设、经济快速发展、管理滥用酒席、“三爱”、社会管理、计划生育、评定编制等协会,在退休干部、党员代表、大众代表、寨老等一点上在地方享有威信的

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标题:普法:“三抓三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见实效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5/23126.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