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水母雪兔子是道具?综艺节目当有专业遵循
本篇文章1060字,读完约3分钟
白毅鹏
9月20日,在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中出现新的一幕,嘉宾爬上雪山,摘下了《雪莲》。 但是,包括植物学专家在内的观众指出,节目的《雪莲》是《水母雪兔》,该植物已列入《国家要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对于疑问,节目嘉宾和节目组相继道歉,但也有把“雪莲”称为道具的嘉宾,节目组也说“实际上没有发生采摘稀有植物的行为”。
在尚未生效的新版要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单上,“水母雪兔”是菊科新增的二次保护植物。 “水母雪兔”栖息环境特殊,分布在海拔4、5公里的流石滩。 被列入二次保护植物名单,足以体现该植物的宝贵稀缺性。 新版要点保护野生植物清单生效后,“水母雪兔”也迎来了法律保护,其采集、收购需要行政部门的批准,故意破坏将面临法律制裁。
“水母雪兔”的实质性保护还没有落地,但并不缺乏保护。 对于嘉宾称“雪莲”为工具,植物学专家区垒提出了疑问。 这件事受到关注后,西藏林业厅至今为止发表了“关于加强原生植被保护”的公告,据说日喀则当地也在跟进解决。 相信这件事的细节,然后全面明确。
即使道具的说法成立,综艺节目也应该反省。 在对象看来,道具是对“水母雪兔”的高度模拟,由于宣传效果导致了与“水母雪兔”的“混淆”。 围绕这个工具的行动,例如嘉宾采摘行为,可能实际上没有受到损害,但影像所具有的象征的意思,传播了嘉宾不当破坏稀有植物的消息,这个媒体游行确实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此基础上,很多网民怀疑,如果节目组真的使用工具,很可能事先知道那种植物是稀有物种。 为什么会有收获“水母雪兔”的行为呢? 你有意图或过度追求综艺效果吗?
有时,节目嘉宾对专业行业了解不多。 就像“水母雪兔”一样嘉宾不知道。 嘉宾不知道那种植物的稀有之处。 其实,关于环境保护、文保及地区特色的节目制作存在一定的专业门槛。 迄今为止演员袁先生参加了文保节目,但行为不当引起了批评。 这次“水母雪兔”的翻车,提示综艺节目进入专业行业时,只有沿着专业轨道,才能实现正的价值输出。 如果节目中有顾垒这样的专家顾问,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错误。
以前,《极限挑战》节目利用明星效应,推进垃圾分类,为农产品公益直播带货,这次《极限挑战宝藏行》的主题是《三区三州公益季》,展示了实景地的自然人文风貌,迅速发展区域旅游经济
综艺节目表明,三区三州不仅有美丽的自然人文风景,还有很多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因此,节目除了有助于推进旅游开发,创造当地经济利益外,还不会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系统。 嘉宾只有实践环境保护,才能深化综艺节目环境保护的主旨,推进整个社会的稀有植物保护。
标题:普法:水母雪兔子是道具?综艺节目当有专业遵循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4/22868.html
上一篇:普法:体育课必留作业 这个应该有
下一篇:普法:极限挑战不该传播错误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