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极限挑战不该传播错误导向

普法:极限挑战不该传播错误导向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4阅读:

本篇文章665字,读完约2分钟

孙静静

最近,公益娱乐节目“极限挑战宝藏行三区三州公益季”陷入舆论漩涡。 故事设定中,明星嘉宾被要求在青藏高原寻找并采摘水母雪兔。

水母雪兔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被列入《国家要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征求意见稿)》。 嘉宾解释说不是实物,而是“道具雪莲”,节目发表道歉声明说“实际上没有发生采摘稀有植物的行为”。 但是,这些说法受到植物学家的质疑。 “因为水母雪兔的根茎叶华都很清楚,不是人工的。

普法:极限挑战不该传播错误导向

要怀疑真伪水母雪兔之争,节目组需要提交自我证据。 如果是“道具雪莲”,可以尽情地让“道具”变得明亮,让植物学家进行比较,展示“人工”水平。 这样,不用说每一句话,就能弄清事实真相,真正消除“节目对观众朋友们、节目嘉宾、媒体朋友们的影响和烦恼”。

普法:极限挑战不该传播错误导向

但是,即使水母雪兔是“工具”,节目的介绍也要仔细研究。 作为拥有广泛观众的有名节目,在娱乐的欢呼声笑声中,不仅让观众认识水母雪兔,而且在无形中传播“可以采摘”的观念,不仅违反相关法律,而且容易引起人们的模仿。 节目不慎的波纹很有可能将这种植物推向“网红”且“濒危”的边缘。

普法:极限挑战不该传播错误导向

我们不需要节目组专业知识就能识别稀有物种,但至少应该具备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特别是在场景转移到青藏高原时,这种保护意识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 青藏高原的自然生态本来就很脆弱,人为破坏传播错误的引导,结果不难想象。

普法:极限挑战不该传播错误导向

“因为数量少,我们的科学考试连标本都拿不到”,植物学家的重要心情和愤怒的意思溢于言表。 如果这样珍贵的植物被故意采摘,与节目组想展示当地特产风貌的初衷相反,伤害很多观众和科学家的感情,真的是不行的。

标题:普法:极限挑战不该传播错误导向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4/22869.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