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教师家访纳入考核,别只是“到学生家打卡”

普法:教师家访纳入考核,别只是“到学生家打卡”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4阅读:

本篇文章999字,读完约2分钟

郭元鹏

日前,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深化新时期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建议加强一线学生的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确定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 实行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把家庭学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审查。 ( 10月14日中国情报网)

普法:教师家访纳入考核,别只是“到学生家打卡”

“深化新时期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将“教师家访”纳入了“教师审查”体系。 教育不仅仅是“校园事件”,还必须扩展到家庭。 “教师家访”是为了扩大教育的触角,使教育事业更接近,使师生交流,使教师和家长交流,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普法:教师家访纳入考核,别只是“到学生家打卡”

“教师上门”曾经是一次罕见的事件。 “不访问教师”不一定是水平低的教师,但“不访问教师”不一定是好教师。 我小时候经常教师上门访问,交流家长和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交流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根据存在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让学生在学校成为“好学生”,在家庭中成为“好孩子”

普法:教师家访纳入考核,别只是“到学生家打卡”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家访”成为吝啬的事件,“自主家访”的老师变少了。 哪个教师“上门”反而在改变。 我想起几年前发生的消息。 我想某个教师拜访了某个学生的家,给孩子的父母打电话预约了。 结果,学生家长“教师家访”是什么意思? 他在微信集团中征求大家的意见:老师来了,我怎么接待? 你是招待很多饭菜还是在老师去的时候送礼物? 另一条消息是,一位教师打电话通知父母上门,结果父母当场拒绝了。 父母的理由是没有时间。 因为在民营公司工作,所以到家是晚上十点多。 我确实没有时间。

普法:教师家访纳入考核,别只是“到学生家打卡”

这些不自然,随着“教师家访”的淡化,暴露了“教师家访”感觉非常奇怪的问题。 这表明“教师上门”成了奢侈品。

“深化新时期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把“教师访问”纳入“教师审查”体系,无疑是一大好事,对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有现实意义,对家庭学校的交流也有意义。 但是,也必须考虑如何使“教师上门”更“自然”。 现在人们很忙。 家里很少有“客人来”。 一点父母“拜访教师家”不一定是“热烈欢迎”。 另一种情况是时间问题,监护人时间少,教师时间少,一班学生450人,访问任务重。 另外,在很远的距离,特别是大城市,“教师之家”离“学生之家”非常远,不说堵车,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因此,首先需要处理“时间从哪里来”的问题。

普法:教师家访纳入考核,别只是“到学生家打卡”

“教师宅访问纳入审查是必要的”。 但是,有必要防止“应对心”的出现,将“教师家访”改为“必须去学生家转一圈”,只为了“考核不失去得分”去打卡。

标题:普法:教师家访纳入考核,别只是“到学生家打卡”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4/22799.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