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趁喜打劫”索红包 不是风俗是违法

普法:“趁喜打劫”索红包 不是风俗是违法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0-12-28阅读:

本篇文章1039字,读完约3分钟

史洪举

相关部门必须合作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打着风俗习惯管教“骑喜袭”的真正行为,给人们越来越多的安全感。

今年国庆节、中秋节长假期间,一个县区有很多老人强行拦截结婚车要求保护财物。 对此,该县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展开调查,多次参与逮捕拦截婚车索取财产的陈某(女)、高某(女),因涉嫌向陈某寻找牺牲者依法刑事拘留,向高某寻找牺牲者行政拘留15天 婚车司机王明(化名)介绍说,婚车需要红包的事件在当地很常见,一次最多有30人拦截婚车队,老人专门在当天拦截婚车。

普法:“趁喜打劫”索红包 不是风俗是违法

停下结婚车向新郎索取红包、水果、喜糖、香烟等小物品,可以说以往是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可以营造出喜庆的气氛。 婚礼的主办者也为了唤起人气,讨吉利,经常准备一定的礼物亲自送给周围的人。 但是,哪怕只是一点点,拦婚车的人的行为都会强行变异,有违法犯罪的嫌疑,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是理所当然的。

普法:“趁喜打劫”索红包 不是风俗是违法

如上所述,停下婚车要求红包并不俗气。 但是,上述一些老人的行为显然超过了风俗习性的界限。 通常,正常的婚车要求红包,一般没有具体的金额要求。 只是热闹有趣,没人送红包,也不用停婚车。 相反,在“趁着喜悦掠夺”的现象中,行为者停下结婚车强制索取财产,不付钱就不出钱不离开。 其行为已经属于拦截他人,无事生非,强迫他人牺牲或敲诈他人。

普法:“趁喜打劫”索红包 不是风俗是违法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吵架、追踪、监听、强行或任意破坏,构成占有公私财产、牺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威胁或威胁受害者的做法,强制要求公私财产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 有这两种行为的,轻的要受到治安管理处罚,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普法:“趁喜打劫”索红包 不是风俗是违法

应该说任何有基本常识和规则意识的人都知道这两种行为的违法性。 但是,也有借用风俗的名字,认为举行婚礼的一方不方便拒绝,“趁着喜悦掠夺”的人。 其实,对结婚当事人来说,举行婚礼的每一步都有时间节点的安排,不能错过。 拒绝支付金品的话,结婚车就不能顺利通行,会影响举行婚礼。

普法:“趁喜打劫”索红包 不是风俗是违法

停下结婚车要求彩头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至少当事人不情愿时不应该强制要求,否则变异为“利用喜袭”,必须承担治安处罚乃至刑事制裁的结果。 据报道,2016年,天津市解决了停婚车索取红包的事件,通过敲诈和牺牲逮捕了8名嫌疑犯。

普法:“趁喜打劫”索红包 不是风俗是违法

建设法治社会,必须纵向而不是小恶。 作为受害者,应该有积极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即使当场很难对这些小恶行说不,也可以巧妙地收集证据,事后报警。 相关部门也要合作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风俗习性,惩治进行“喜袭”的实际行为,给人们越来越多的安全感,对随便捣乱的地痞舞弊不做任何事。

普法:“趁喜打劫”索红包 不是风俗是违法


标题:普法:“趁喜打劫”索红包 不是风俗是违法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8/20105.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