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牛李党争背景下的吴湘贪赃案
本篇文章2213字,读完约6分钟
殷念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唐武宗会昌年间,县令发生了盗用“行程粮食金”的事件。 这是普通的刑事案件,但由于宰相李德裕插手了此案,案件的解决偏离了法制轨道,最终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严重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成为导致李德裕悲剧结局的重要因素。
“牛李党争”是唐朝中后期以李宗闵、牛僧孺为代表的“牛党”与以李德裕为代表的“李党”两派政治势力之间的争斗。 两个“党”之间是普通派系之争,但迅速发展后,双方从各自的派系私利出发,互相排斥,不同的政治角度,政治派系乃至政治利益之间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两党交替进退,一党一到早上就拒绝对方,唐文宗李昂发出了“去河北贼很容易,去朝中朋党很难”的感慨。
开成五年( 840年)唐文宗去世,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官僚集团和宦官集团发生了冲突。 最终宦官集团取得了胜利,唐文宗的弟弟李炎(本名李瀍)为帝,为唐武宗。 唐武宗即位后,立即召回了被“牛党”开除的李德裕。 李德裕早上回来担任宰相后,大力整顿朝政,对外大失败,稳定了西部边疆。 向内抑制宦官势力的膨胀。 特别是在武力削藩、保护朝廷权威这一点上,酝酿众议,展开了讨伐泽泻町的战斗。
会昌三年( 843年),盘踞泽泻町的昭义节制使刘从谏病去世,侄子刘稻要求袭击节制使。 包括其他宰相在内的大臣们认为讨伐刘稻是“国力不能支撑”,建议应刘稻的要求。 只有李德裕坚决主张征讨出兵。 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刘稻被部下杀害,泽泻町的反叛被平定了。 这一胜利极大地震撼了各地节镇的势力,增强了朝廷的权威,构筑了“会昌中兴”的局面。
对李德裕个体来说,对朋友党的斗争也有很深的反感,但回到宰相和唐武宗第一次说话是批判“朋友党”。 李德裕说:“讲道理是辩论大臣的是非”“所以正人心里担心你,邪人会成为朋友党”。 因此,我们不能让爆胎党操纵朝政。 “先帝深知朋友党的痛苦,但使用的士兵都是朋友党的人,良由执念不定,所以通奸必须趁机进入”。 但是,他在担任朝政后,依然继续这场“朋友党”斗争。 迄今为止的牛僧孺作为宰相被淮南节制使外置,李德裕任宰相后,继续在政治上跟踪他,将他改为太子少师这一虚职。 李宗闵被罢免宰相后,被分配到太子客分司东京都,李德裕指责他与前昭义节制使刘从抗议中交往,不应该在东京都洛阳工作,被降为湖州刺史。 而且,由于回纥和节镇战争的胜利,李德裕的威望大幅度提高,唐武宗对他的信任增强,他的个体也开始变得武断。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吴湘盗用“程粮金”事件解决的争论。
吴湘是江都县令。 当时,为了鼓励外国客人通商往来,根据他们回国的路程长短,政府给予路程补助金,被称为“行程粮食金”。 东南水路的是“入海行程粮食”,西北陆路的是“度耻行程粮食”。 官员因公出差,根据距离给予相应的补助金也属于“行程粮食金”。 吴湘利用职权,贪污,盗用了很多“行程粮食金”,还娶了所有人颜悦的女儿。 淮南节制使李绅(古诗《锄禾日当午》作者)巡视江都时发现此案,经审理后处死吴湘。
根据《唐律》的规定,“所有监狱的主保护自盗和盗窃监狱的财物,加上所有盗窃二等,满足30只扭曲。 ”。 此外,所有监狱官员都娶了监狱妇女为妾,拐杖100。 两罪并举,以重者论。 因此,李绅判处吴湘死刑,也有法律依据。 但是,由于李绅在政治上属于李德裕一党,吴湘的叔叔吴武陵当时惹过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李德裕一直很在意这件事。 因此,李绅对吴湘判处死刑,似乎也有取悦李德裕的意思。 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个案件的判决太重,要求重新审视案件。
因此,朝廷监察御史崔元藻和李缩合两人进行复审,崔元藻等人经过审查,认为吴湘盗用“行程粮金”的罪名是事实,但金额没有达到死刑判决的标准。 而且,和颜悦之女结婚的行为与事实不同。 难怪这个事件应该被大理石详细拒绝,李德裕利用职权强制介入这个事件,不被大理石详细拒绝,直接按照李绅的意见判处吴湘死刑,崔元藻降格为端州司户,李缩合降格为斯蒂芬森州司户。 李德裕这种以个人权力参与司法的行为引起了大众的愤怒,谏议医柳仲郄、敬晦等人努力疏远,但唐武宗支持李德裕,处死了吴湘。
好景不长。 唐武宗做了六年皇帝。 服用神父配制的“仙丹”暴死了。 宦官拥立皇太叔李怡(后改名李陈)为帝,为唐宣宗。 唐宣宗对李德裕专权非常反感,即位后,他让荆南节制使就任宰相,解除了他的宰相职务。 不久,免除了他宰相的身份,不在东京都,任命属于“牛党”的白敏中为宰相,以前被李德裕开除的所有官员都得到了相应的提拔再利用。 李德裕录用的官员都受到了谴责。 在这种情况下,吴湘一事件再次被提起。
唐宣宗大中元年( 847年),即吴湘事件发生两年后,吴湘的哥哥、元永宁县尉吴汝纳上书朝廷申诉弟弟冤罪,说:“李绅与李德裕相表里,期无差别武宗,白白杀害臣弟,乞求江州司户崔元藻等区别。” 朝廷让御史台“鞫实以闻”此事。 御史台根据当年崔元藻验证的事实和结论,认定吴汝纳是真实的。 于是“牛党”开始利用这个事件来清算和清洗李德裕及其同党的政治。 李德裕被降职为潮州司马,次年被流放到崖州司户。 李绅去世了,但把三个人逼得走投无路。 不久,李德裕就在崖州病逝了。
随着李德裕被贬低,持续了几十年的“牛李党之争”宣告结束,短暂的“会昌中兴”局面也结束了。 之后唐宣宗也鼓励精图治,想建立“大中之治”,但唐必然走向衰退。 普通的吴湘事件,成为导致这个结果的导火索。
标题:普法:牛李党争背景下的吴湘贪赃案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6/19409.html
下一篇:普法:知府张升破获杀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