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火星大小的太阳黑子“看向”地球?
本篇文章1542字,读完约4分钟
原标题:火星大小的太阳黑点“看”地球?
太阳给人类光和热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在人们的印象中,太阳多代表生命、活力等。 但是,有时出现在太阳上的“黑痣”被古人认为是灾难的征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认识到太阳黑子及其自身的活动、与地球环境的密切关系,监测太阳黑子已成为天文学家的“日常”。
最近,据海外媒体宣传,一位天文爱好者观测到太阳出现了火星大小的巨大黑点,研究者认为未来几天体积会逐渐增大,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太阳耀斑。
太阳黑点是怎么出现的,又是怎么消失的? 为什么太阳黑子会“成长”? 火星大小的太阳黑点会影响地球吗? 带着这些疑问,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要点实验室研究员贾斯汀。
全部来自磁场
太阳黑点是从哪里来的?
世界上首次确定的黑点记录被公认为出现在公元前28年,根据《汉书五行志》,记载为“成帝河平元年3月乙未,日出黄,黑气,大金,居日中央”。 直到1610年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人们开始系统地观测太阳黑点。
“太阳黑点是由具有强磁场的磁流体从太阳光球层下面浮起形成的。 ”贾斯汀说。 太阳黑子出现的区域是太阳光球层磁场最密集的区域,磁场、伴随太阳黑子的活动区域形成了太阳耀斑等激烈爆炸活动的主要场所。
太阳黑点之所以被称为“黑”子,是因为其强磁场对等离子体对流的抑制作用,其可动区域比周围的环境温度低,看起来更暗。
毫无疑问磁场是研究太阳黑子的关键“关键”。 其“出生”来自太阳的磁场,其“死亡”也离不开磁场。 贾斯汀说,太阳黑子的消失是因为磁场逐渐减弱,等离子体对流不受强磁场抑制,逐渐消失。
在这次观测中,火星大小的太阳黑点持续增大,估计很可能引起强烈的太阳耀斑。
为什么研究者会有这样的推测呢? 贾斯汀说,太阳黑子的大小变大与该活动区域的磁场持续上浮有关。 如果这个区域持续的磁场上浮,向黑子提供“食物”,黑子就会变大。 黑点越大,蓄积的磁场能量越高,产生大耀斑的可能性也越高,有可能影响地球和人类的活动。
火星大小的黑子,不是对地球有很大的影响吗? 贾斯汀说,其实火星大小的黑子并不稀奇,在黑子脑子里还数不清。 刚结束的24太阳活动周期,去年10月24日,12192活动区域出现了1个周期内最大的黑子。 它的直径是木星直径的大小。 也就是说,这个“大块”是这次观测到的太阳黑子的300倍到400倍。 火星大小的太阳黑子确实“不够”。
另外,伴随大活动的太阳黑点一般出现“成群”,但在这次的研究中,因为活动区域小,所以只能出现单一的太阳黑点,必须继续观测是否会发生强烈的耀斑爆发。
面向或决定是否有害
据报道,这次观测到的太阳黑点朝向地球,火星大小的太阳黑点“看着地球”,确实有点不安。
贾斯汀说,其实黑子本身没有方向,一般说“朝向地球”的是太阳黑子所在地区的冠状病毒物质投射方向,如果冠状病毒物质投射方向朝向地球,可能会对地球造成危害。
那么,什么样的太阳黑点会对地球造成致命的威胁呢? 贾斯汀说这个问题其实又多又杂。 越大的黑子产生越大的耀斑的可能性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大的黑子一定产生越大的耀斑,而是依赖于黑子的磁场拓扑等多种因素。
但是,不要小看这些“黑痣”。 太阳黑点预示着太阳活动的强弱。 另外,太阳黑点本身的爆炸活动可能会对人类的机器和设备等造成损害。 如果爆炸活动足够强,随之而来的物质投射方向正好朝向人类探测器,探测器的电子设备将被破坏,可能会影响人类未来月球探测、火计划的实施。
不仅如此,太阳黑点的长时间进化过程也反映了来自太阳内部的磁场引擎的机理。 通过研究太阳黑子的演化,不仅可以更好地预测太阳的活动周期,了解太阳长时间的进化机理,而且在研究人类的探测活动以及日地空间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陈曦)
标题:热点:火星大小的太阳黑子“看向”地球?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2/40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