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银行负债端现“跷跷板”效应
本篇文章1195字,读完约3分钟
5月以来,商业银行同业收据的发行计量价格一齐上涨,结构性存款规模持续下降。
业界相关人士认为,同行的收据发放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引起的债务端差距,展望未来,“跷跷板”效果材料将持续下去。
同业票发行放出量
wind数据显示,5月以来,同行收据的发行规模稳步上升。 5月、6月、7月的发行量分别为1.06兆元、1.36兆元、1.8兆元。 截至8月17日,8月份同行的收据已经发行了1508张,总发行量为1.17万亿元。 同行的存款价格正在上涨。 根据wind数据,5月、6月、7月、8月(截至8月17日)同业存款金额面价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73%、2.27%、2.57%、2.73%。
结构性存款规模进一步电压下降。 根据中央银行的数据,截至7月末,中资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0.17万亿元,比6月末超过6000亿元,连续3个月减少。 今年以来,中资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曾经超过12万亿元。 到目前为止,监督管理部门发行了专业文件,剑指其背后的套利问题、业务混乱,要求压迫结构性存款的规模。
“从同业存款发行情况来看,今年1~6月同业存款净融资额较往年同期明显减少。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确表示,5月以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减少,发行同业存款募集资金的指控再次上升,前期小净融资额需要越来越多的当期发行,更大的供给会使发行价格上涨。
另外,同行收据发行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还是稳定负债的不足。 由于迄今为止广泛的信用流程落后,监管层要求银行降低结构性存款的电压,一些中小银行开始缺乏稳定的债务来源,同业存款发行供给增加,其中股票银行、城市商务变得明显。
海通证券固收拆师姜佩珊说,结构性存款余额下降,给商业银行带来债端压力,但同业存款相对灵活,可以短期填补债务缺口,保证流动性评价率等流动指标。 在迄今为止几次结构性存款余额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存款利率都上升到不同程度,例如年9月到12月,年9月到12月,年末。
“跷跷板”效果材料持续。
光大证券银行领域的王一峰主席说,从量上看,结构性存款和同业存款之间的“跷跷板”效果仍将继续,预计下半年同业存款的月平均净融资额将维持在1500亿-3000亿元之间。
王一峰表示,从价格方面来看,下半年资金方面整体保持中性结构,同业存款价格运行具有一定的刚性,下行空间有限,经过7月的调整,同业存款价格接近中央银行的同意管理目标,mlf利率接近同业存款 今后一年同业存款利率将大致保持在2.8%-3.0%的区间,预计一年内品种占有率将增加。
姜佩珊说,同行的收据发行要求首要看银行债务的压力。 下半年的结构性存款有可能继续电压下降,预计电压下降幅度将从5月份到6月份以上。 但是,同业存款并非没有上限,第一个限制是1/3的同业杠杆率上限,另外,1年以内的同业存款代替同期结构性存款使银行的流动性指标恶化。 (记者欧阳剑环)
标题:热点:银行负债端现“跷跷板”效应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1/3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