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三专家详解本轮大气重污染过程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热点:三专家详解本轮大气重污染过程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2-05阅读:

本篇文章2382字,读完约6分钟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馀璐)据生态环境部消息,11月12日以来,京津冀和周边地区经历了大气的重污染过程,整体为中重度污染,污染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北部地区。 截止到14日10点,区域内北京、石家庄、保定等1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的污染水平,pm2.5日平均浓度高达200微克/立方米(石家庄,13日),pm2.5小时浓度高达289微克/立方米 北京市13日的pm2.5日平均浓度为180微克/立方米,pm2.5小时浓度最多为249微克/立方米( 14日10点)。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击相关中心立即组织了专家会商,邀请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处理王自发研究员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解读这次污染过程。

热点:三专家详解本轮大气重污染过程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京津冀和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要因素。

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取缔燃煤锅炉、散煤双替代、散射污染公司治理、工业公司标准改造和重污染气象应急等大气污染对策的综合措施,自2009年以来

热点:三专家详解本轮大气重污染过程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但是京津冀和周边地区凝聚了大量的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高能源产业,因此煤炭等能源消耗量巨大,柴油机卡车、非道路机械的采用频率高,依然在全国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的区域 京津冀和周边地区的so2排放强度依然是全国平均的3.6倍,初步估计nox和烟尘排放分别是全国平均的4倍和6倍。 从地理分布来看,天津、唐山和太行山沿线的石家庄、邢台、邯郸,以及山东济南、淄博、滨州和山西太原等都是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较大的城市。 从污染物排放的领域分布来看,电力、燃煤锅炉、冶金、建材、柴油机卡车、非道路机械是最重要的排放领域。

热点:三专家详解本轮大气重污染过程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进入11月中旬后,天气变冷,昼夜温差变大,京津冀和周边地区部分城市开始供暖,城市供暖锅炉和农村地区的散煤采暖炉器具逐渐生效,各地燃煤污染物的排放开始增加。 京津冀和周边地区进入供暖季节后,so2排放量增加近50%,一次pm2.5排放量增加约30%,特别是pm2.5的主要成分有机碳排放量增加近1倍。 因此,多种污染物的高强度叠加排放是提高这次污染过程中各地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

热点:三专家详解本轮大气重污染过程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自发研究员:大雾等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是诱因。

华北地区进入秋冬后,污染过程频发,但这次过程与以往相比仍呈较大差异,根据气象条件变化和污染发生快速发展的优势,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局部静稳污染积累阶段: 11-12日,受弱高压系统控制,地面以静风和弱偏南风为主,污染呈现局部污染积累为主的形势,成为这次污染过程的开始。

偏南风运输和污染聚集阶段: 12日晚~15日凌晨,受高压系统后部影响,太行山和燕山前区域以偏南风为主,区域污染呈现向山前平原区域运输和聚集的形势,并受逆温和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这次污染过程的 其中,12日下午至13日,中国华北地区存在全面安静稳定的高压中心,在其东移过程中,山东和河南当地积累的污染物在东南风的作用下聚集到西边,在太行山山前平原形成辐合,该污染带比以前更广

热点:三专家详解本轮大气重污染过程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北风缓慢去除阶段: 15日中午~16日,西北冷空气系统地从北向南开始影响京津冀中南部区域,预计15日上午北京市污染状况逐渐缓解,下午明显改善。 15日晚开始冷空气影响京津冀南部城市。 16日的污染状况彻底缓和了。

热点:三专家详解本轮大气重污染过程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这次污染过程是华北地区高湿度的显著特征,特别是夜间温度逐渐下降,大气近床相对湿度迅速上升,普遍达到90%左右,达到湿度饱和状态,许多城市出现了雾的过程。 这种区域性高湿的优势非常有利于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向粒子状态的转化,pm2.5成分中硝酸盐等二次反应生成的成分迅速上升,在这次污染过程的持续性偏南风的作用下聚集在太行山和燕山前城市。 另外,这次污染过程的大气垂直层结相对稳定,从夜间到清晨出现区域性逆温过程,上述多种不利的气象条件综合作用,是这次污染过程的重要原因。

热点:三专家详解本轮大气重污染过程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污染和不利气象条件的双向反馈会加剧pm2.5污染。

以中国现在的污染物排放量大,北方进入供暖季节的内因条件下,11月11日出现影响中国华北地区的高压脊型环流形势,随着近地板区域气团稳定,水蒸气向颗粒物的凝结率高为特征的停滞-平静不利的气象条件 边界层的高度从一般清洁日的约1.5公里下降到约900米,北京及其南的河北西南部、河南中东部的pm2.5污染在比较小的空间内混合,地面上测定的浓度上升,开始了pm2.5浓度上升的大气污染过程。

热点:三专家详解本轮大气重污染过程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污染形成初期华北处于高空高压脊环流控制下的下沉区,来自西南和东南污染输送路的偏南风还将污染物输送到北方,东南通道来自海上,带来大量水蒸气,河北西南部、河南中东部出现雾天气、局部浓雾天气,大量气溶胶传播颗粒

热点:三专家详解本轮大气重污染过程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11月13日早上,随着pm2.5浓度在地区多个站点累积到超过100微克/立方米的阈值,在不利的气象条件和累积的pm2.5污染之间相互促进的“双向反馈机制”,即地面累积的PM 2 显着降低到达地面的辐射,使逆温在13日上午的北京出现,进一步降低本弱湍流强度,使边界层高度进一步降低到污染形成初期的1/3,pm2.5污染在更小的空间内使混合浓度进一步上升。 另外,低层大气因污染而逆温出现,温度下降而饱和水蒸气压下降,13日早上以后北京大气低层出现明显的加湿现象,许多气溶胶传播粒子成为云雾的凝结核进入云雾系统,形成从阴天到雾的转换,地面接收的辐射进一步降低,边界层结构 随着15日上午冷空气的到来,北京的pm2.5污染将明显下降,预计15日下午河北中南部的空气质量将明显好转。

热点:三专家详解本轮大气重污染过程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这次持续重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与年12月16-21日大范围重污染气象过程类似,年污染过程京津冀和周边地区55个城市(近80% )达到严重污染,34个城市(近50% )达到严重污染,但这次污染过程

标题:热点:三专家详解本轮大气重污染过程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5/3417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