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扒一扒伪健康文案里的数字套路
本篇文章1872字,读完约5分钟
在各种平台上,“那个维度c是苹果的10倍,你为什么不早点注意到?”“冬天吃很多这道菜。 维度c是苹果的8倍…”的标题很常见。 从数字上看,这些“10倍”“8倍”的数据可能是真实的。 但是,你能证明这种食物“营养价值高”吗? 今天好好说几种健康文案惯用的表现方法。
和苹果比维c的含量相当于武大朗比身高。
苹果是大家熟悉的水果。 水果为我们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而且低脂肪,低热量。 维生素c是众所周知的维生素c,所以看“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就会意识到是“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但这只是营销的做法。
在营养数据库中,苹果的平均维c含量是4毫克/100克。 成人每天需要的维度c是约100毫克——苹果100克提供的维度c,不到1天申诉的5%。 如果只用苹果摄取维c,一天必须吃五斤苹果。
也就是说,在各种食物中,苹果的维c含量比较低,以此为比较标准,相当于与武大朗比较身高。
其实,很多通常蔬菜水果的维c含量是苹果的几倍到几十倍,如白菜、菠菜、卷心菜、土豆、柑橘类、草莓、菠萝、甜瓜、芒果、柿子、柚子、西蓝花等,维c的含量都是苹果的7倍
所以,某食物的“维c含量是苹果的10倍”,其实并不惊人。 某食物最“出众”的地方是“维c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如果没有其他优点,营养价值是不够的。
这是营销文中常见的途径,通过选择被认为“营养丰富”的食品,以其含量低的成分进行比较,错觉是这种食品“更优秀”。
某种食物“含有某种营养成分”并不意味着“营养价值高”。
在各种食品中,“含有xx种人体必需氨基酸”、“xx种微量元素”也是常见的途径。
人们吃蛋白质摄取各种氨基酸,在体内重新合成必要的蛋白质。 其中8种氨基酸不能从其他氨基酸中转换,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被称为“必需氨基酸”。 由于人体对氨基酸的诉求量不同,所以摄入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比例最好与人体的诉求一致,蛋白质的利用效率高,浪费的氨基酸少。
事实上,食物中的许多蛋白质都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不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差异主要是这些氨基酸之间的比例。 比如鸡蛋、牛奶、大豆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的组成与人体的诉求很一致,被称为“完全蛋白质”或“高质量蛋白质”。 另一方面,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例如米、小麦、豌豆等蛋白质,由于1种或2种氨基酸的相对例子较低,因此单独食用时,满足人体氨基酸诉求效率的效率较低,也被称为“不完全蛋白质”。 但是,这些也是“全部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一般食物蛋白质中,只有胶原蛋白“只含有7种必需氨基酸”,所以被称为“劣质蛋白质”。
其他微量成分的情况与此有相似之处。 关于营养诉求,“含有某种营养成分”并不是说“营养价值高”。 只有含量足够高,才值得满足营养诉求。 没有分离精制的各种初级食材,大多数情况下都含有营养成分,可以列举“含有××种营养成分”。 但这是毫无意义的。 一般来说,在吃的分量下,某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只能满足人体一天诉求的5%以上,值得关注的是满足营养诉求。
因此,“含有××种氨基酸”、“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含有××种微量元素”、“含有××种营养成分”等,“可能是正确的”是毫无价值的废话。
“细菌数比冲厕所的水高××倍”的表现缺乏科学性
在一点点的文案中,“细菌数比厕所里的水高××倍”的表现也很常见。 是这个表现科学吗?
在很多厕所,冲厕所的水是自来水。
如果厕所维护正常,冲厕所的水中含有的细菌数量和自来水几乎一样。
那么,合格的自来水细菌数是多少呢? 从国家对自来水的标准微生物要求来看,除了菌落总数为100个/ml外,有些大肠菌群是检测不到的。
这个“100个/ml”的菌落总数是什么概念? 我们可以考虑生物牛奶的微生物指标。
按照巴氏牛奶的检查标准,我们可以发现。 如果采集5个生物牛奶样品,各样品的菌落总数在10万个/ml以下,大肠菌群在5个/ml以下,而且细菌总数超过5万个/ml,大肠菌群超过1个/ml的样品在2个以下的话就合格了。
这个细菌数不是比“冲厕所的水”还多吗?
看看安全性非常要求的婴儿牛奶。 根据国家标准给出的微生物指标,婴儿奶粉除了菌落总数低于生物牛奶外,还发现允许的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高于生物牛奶。 我不知道比“冲厕所的水”贵多少倍。
其实,细菌总数只是测定生产过程卫生条件控制的一个指标。 根据产品和生产过程的不同,“规范卫生”操作条件下可能存在的细菌数量完全不同。 冲厕所的水是细菌总数少的时候。 比起细菌的数量,其他场景更能说明“有多脏”,完全是一条路。 文/松鼠云无心
标题:热点:扒一扒伪健康文案里的数字套路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30/3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