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用科技之心 探索未来可能
本篇文章2370字,读完约6分钟
长春市第五十六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毗邻风景秀丽的伊通河,建于1966年,现有42个教学班,1900多名学生。 学校以“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学业目标,以培养“合格+特长”时代的新人为培养目标,以“厚德励志、成才有为”为学校教育,形成了“责任、大气、博雅、卓越”的精神文化。
经过54年的历史积累,学校分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优秀学校、全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吉林省家长学校、吉林省装备示范学校、长春市一类一级学校、长春市校园文
学校致力于科技型校园建设,始终贯彻落实和谐、可持续科学的迅速发展观,重复“科技改变生活,创新梦想”的宗旨,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科学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营造科学技术革新的气氛
从2012年开始,学校开始科学计划科学技术环境建设,不断增加投入,完善小学科学实验室、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中小学微机房、机器人实验室及学校网络中心的建设,在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中 年改造校园时,学校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小学科学实验室升级为智能吊装实验室,重新扩建机器人实验室、电子书法教室,年2月新建创客实验室,这些功能室的建设激发了学生的动机,
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型团队
学校重视科技环境的建设,也更重视科技型教师力量的培养。 科技型教师以学生科技活动的力量源泉为指导,设置科学教师队伍部门,设置专业科学技术教师4名,兼职教师6名,通过校本自培、外出学习、比赛促进等方法提高科学技术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科学技术能力,研究型、
校本课程促进科学素养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规范+选择”的管理特色,每周每学年将一门课程作为科技校本课程列入课表。
学校购买适当的科技课程设备和教材。 然后科学规划了从一年级到八年级的科学技术课程,组织教师开发了适合学生的科学技术校本课程。 一、二年级开设科学课,奠定科学基础。 三四年级学生打开创造性的编程,启发学生的智慧。 五六年级开设竞技机器人课程,培养严格的科学精神。 七年级开设创客课程和无人机课程,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 特别是8年级开设的广播太阳光测量和动画课程,对科学技术、体育、国防教育一体化,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科学技术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体、评价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最初的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课程迅速发展到创造性编程、机器人教育、科技创新发明、创客活动及无线测量等多科学技术课程,学生的科学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大幅度提高。
科学技术革新活动推进科学普及
作为吉林省科技馆学校合作的前六所学校之一,学校定期引导学生参观科技馆,使学生在参加、实践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每年9月的科普宣传周,学校都会举办科技节活动,在各级展示科技作品,让所有学生参与科技小发明、科技小制作,体验科技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学校多次承办省市机器人大赛、科普马车校园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在科技竞赛方面,学校根据“促使在比赛中教书,旧有新”的竞赛,大致让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在竞赛训练中,宣传科技教育的普及。
科技之花结了很多果实
科技育人提高了学校的声誉,赢得了很多荣誉。 2012年,诗霖等学生设计的机器人跳骑马舞,媒体争相报道。 年,学校在全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亚军。 在年的全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小学组和中学组获得了冠军。 学校在上海举办的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奥林匹克机器人比赛团体中获得了优秀奖。 年吉林省第15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中学组、小学组均获得冠军。 年在国际机器人相扑比赛中获得了小学组一等奖,在亚洲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了墨攻小学组冠军。 年在吉林省中小学新闻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创新与技能挑战中获胜。 同年,在长春市第一次创客大赛机器人跟踪中获胜。 年,他获得了长春市第一个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团体总冠军。 年,获得长春市第一个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11项。 年获得吉林省第三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五项。 年,他在吉林省中小学新闻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5项。
自2012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来,学校被评为全国体育素质教育机器人的第一所示范学校、全国第17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优秀学校,获得了国家科学协会每年免费提供的面向学生科技创新发明的实验器材。 年被吉林省教育部门、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吉林省科学技术模范学校、机器人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年被长春市科技部门、长春市教育部门评为知识产权考试学校、长春市青少年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年5月被中国科学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的特色单位。 近年来,学校科技系学生获奖人数达300余次,4名学生因机器人特长考上了高级学校。 年高考自主招聘中,徐蕾因机器人的特长被邀请参加哈佛设计与工程专业,年,机器人部的学生张童禹考入多伦多大学。
科技育人实现未来梦想
作为科技型校园、知识产权考试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的特色单位,五十六完全利用学校的各种功能室,开发各种科技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设置科学技术课题,迅速发展师生创新。 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大会活动,提高学生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加大强大的学校竞赛机器人特色课程,成为校企品牌。 然后加大科学技术的普及力度,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技术的力量和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文化的素养。
科学技术改变生活,创新梦想。 学校继续继承科技教育理念,在未来科技教育事业中,指导学生注意生活,开动脑筋,实践,让学生打开科技创新的美好图卷,让学生对世界有好奇心,给思想自由空间,为未来
(张成玉李颖柳鑫柏峰)
标题:热点:用科技之心 探索未来可能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5/30376.html
上一篇:热点:海南鼓励毕业生智力扶贫
下一篇:热点:红色元素激发教学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