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归谁?最高检检察长法治课上解读民法典

普法: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归谁?最高检检察长法治课上解读民法典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0-12-25阅读:

本篇文章1501字,读完约4分钟

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某16岁儿童疫情期间宣布播音员160万人,家长向平台索取未果,平台诉诸法庭,和解,平台最终返还金额”“父母将孩子的名字命名为“北雁云依” 如何用好的民法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 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来到北京市第二中学,讲授“民法中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法治课。

普法: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归谁?最高检检察长法治课上解读民法典

9月4日下午,北京二中法治副校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第三次进入北京二中召开法治科(最高检察图)。

护身宝典确定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离未成年人不远。 费用记录掌握在购物平台上。 移动数据在旅行app手里。 接收到的骚扰电话是新闻泄露引起的。 张军解释说,这些现象涉及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利和个人新闻保护。 根据民法第1034条的规定,我们的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地址、下落新闻等可以单独或与其他新闻组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新闻是我们的个人新闻。 个人新闻受到法律保护。 “必须保护个人新闻,意识到不可侵犯和泄露他人新闻,防止自己受到侵害和故意侵害。 ”。

普法: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归谁?最高检检察长法治课上解读民法典

未成年人在维护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重视家庭建设。 文明和平的家庭,不仅要承担父母的义务,孩子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父母不能对孩子说“我不在乎”,未成年的孩子不能对父母说“不用照顾你”。 根据民法典第1068条的规定,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孩子的权利和义务。 未成年子女对他人造成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普法: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归谁?最高检检察长法治课上解读民法典

有些学生在写书和复印件,正式出版和发表,拿到版权和稿费。 这些财产属于谁? 张军向北京二中的同学们提出问题回答,这些财产是同学们的合法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的规定,8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粹受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三条,公民的财产权依法受到保护,包括未成年人的财产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另外,民法典也应对了“校园贷”问题,根据民法第680条的规定,禁止高利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普法: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归谁?最高检检察长法治课上解读民法典

共同承诺收集保护未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民法典设定了那些民事法律制度,给未成年人特别专业的保护吗? 张军说,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集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父母是未成年孩子的监护人。 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监护人疏忽履行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或者其他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处于危急状态的,取消保护权。 “结合这次疫情防控事业,民法典进一步完善了监护制度。 》张军表示,根据民法典第34条第4款的规定,由于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不能履行监护责任,被监护人生活在无人状态的情况下,被监护人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为被监护人提供必要的临时

普法: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归谁?最高检检察长法治课上解读民法典

“两个小学生在学校吵闹时不小心摔倒摔断了牙,父母以为是同学推的,以为学校也没有履行管理义务,就上了法庭。 法院审理后认定学生和学校都必须承担部分责任。 》张军结合实例向同学们解读民法中关于保护学校未成年人的特别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1200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履行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还规定“自甘风险大致”,参加者知道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有风险,不能因队友的正常运动行为受伤而主张侵权赔偿。

普法: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归谁?最高检检察长法治课上解读民法典

另外,关于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的性骚扰未成年人的行为,民法中也有相关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191条的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犯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期间从受害者18岁以上之日开始计算。 张军说,这项规定给了遭受性侵犯的未成年人一个机会,通常比三年的诉讼期长,更合理地寻求法律保护。 (孝金波陈江鹭)

标题:普法: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归谁?最高检检察长法治课上解读民法典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5/19265.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