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海安检察提醒客户网络投资需谨慎网络法治频道
本篇文章1146字,读完约3分钟
2年前,江苏海安商人周某向同乡陈某投资300多万元开发了社会交流App,梦里的App始终不见踪影,但被陈某给了精彩。 2020年7月1日,海安市人民检察院公诉的陈某涉嫌合同诈骗罪,经审理,海安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8年6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责令被告人陈某赔偿受害者周某300多万元。
2016年末,周某打算制作具有商品销售、求职、视频广播等功能的“MISSMEEK”社会交流App,可以集中购买者、有雇佣要求的机构、个人达成交易。 因为没学过相关专业,所以很难开发这样的平台。 遇到困难时,周某自称在老家食堂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认识了在阿里巴巴从事过大数据解决的“天才80后”陈某。
陈某说,这种App的开发比较简单,自己在南京有很好的团队,有助于周某实现梦想。 2017年1月,两人达成协议,周某提供资金,陈某提供技术,共同开发此产品,App承诺于当年2月28日上线。
之后,陈某以支付云服务器esc、维护费、宽带升级费等为理由,多次要求周某提供资金。 在此期间,周某去南京考察了陈某企业,App的开发进度一直很慢。 周某一再催促,陈某总是以种种理由搪塞过去。 到2019年8月,投资300余万元的周某没有等到平台上线,意识到被骗了他选择了警报。 2019年12月,陈某投案自首。
海安市公安机关在调查中发现,除周某外,陈某的朋友、员工等也是受害者。 据说陈某在按时高利率偿还得到他们的信任后,不再偿还后续的债务了。 这包括刚毕业的唐某,轻视陈某的股权分置约定背负了近40万元的债务。
2020年3月10日,该案件被移送海安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官审查卷子,审问被告人后,核实了案件的事实和证据。 面对检察官的讯问,陈某表示,由于自己无法偿还一些高利贷,他考虑采取欺诈手段来满足移民澳大利亚新婚夫妇的奢侈生活和豪华婚宴的支出。 在借款人不断上门催促、恐吓下,陈某没有精神,只能编造各种谎言欺骗周某、唐某等人。 陈某还声称,为了开发App,自己确实投入了时间和资金,但受自己能力限制,开发没有成功。
为了准明确性,合理认定犯罪金额,检察官邀请从事计算机基础软件开发的专家证人鉴别陈某编写的软件程序代码。 专家证人讨论了该代码的完整性、价值和制作所需的时间。 陈某被鉴定为写代码的时间非常少,程序不完整,不值得,不能采用。 另外,App不能以一体的能力完成。 完成需要专业团队的协助。
据此,检察官认定陈某在签订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实际履行能力,部分以履行合同的做法诱惑当事人继续履行合同,骗取别人的金钱,金额特别巨大,已经构成合同诈骗罪,刑事责任 对此,海安市检察院也呼吁广大群众,投资要慎重,对于软件开发等专业性强的项目,要选择合格的公司,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何璐沈海鹏
标题:热点:海安检察提醒客户网络投资需谨慎网络法治频道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28/4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