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避开移动支付的“坑” 网络金融要便捷更要安全网络法治频道

热点:避开移动支付的“坑” 网络金融要便捷更要安全网络法治频道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3-26阅读:

本篇文章1411字,读完约4分钟

程硕作(新华社发)

银行网上信用欢迎新规则

移动支付、互联网贷款、网上银行……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方便的服务,同时隐藏着多个风险。 为了规范商业银行网络贷款业务的秩序和迅速发展,最近中国银行保监会就《商业银行网络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 “方法”确定了在网络贷款的小额、短期大体上,防止居民个体杠杆率急速上升的风险。 根据《方法》,每户个人信用贷款信用额度不得超过人民币20万元,到期不重复还款的,信用期限不得超过1年。

热点:避开移动支付的“坑” 网络金融要便捷更要安全网络法治频道

关于如何降低网络贷款的风险,武汉大学金融系教授李斌认为,网络贷款业务还在迅速发展,需要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新的技术运用水平上成熟的过程。 在贷款前后三个环节,新闻收集、传输和存储需要加密解决,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过程中可以使用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辅助。

热点:避开移动支付的“坑” 网络金融要便捷更要安全网络法治频道

根据中国新闻通信研究院去年10月发表的《金融领域移动app安全观测报告》,安卓应用市场收录的13万余金融领域app的70.22%存在高危漏洞,攻击者利用这些漏洞

热点:避开移动支付的“坑” 网络金融要便捷更要安全网络法治频道

比较这种风险,中央银行发布并规范了《发表金融领域标准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程序安全管理的通知》和《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程序安全管理规范》。 前几天召开的中央银行金融科学技术委员会会议也宣布今年将推进金融app的申报。

热点:避开移动支付的“坑” 网络金融要便捷更要安全网络法治频道

避免移动结算的“坑”

现在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二维码支付、nfc支付等移动支付方法随处可见,给大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中国银联日前发布的《移动网络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显示,移动支付的采用继续活跃,平均采用频率和费用金额双重增加。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随着移动支付便民工程的下沉,受到微商的欢迎。 另外,新的认证技术(如生物特征识别)提高了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热点:避开移动支付的“坑” 网络金融要便捷更要安全网络法治频道

但是,也有报告称,很多客户有不良的录用习惯,例如在更换新手机时不绑定银行卡或删除剩下的机密新闻( 24% )。 直接删除带支付功能的app,不解除银行卡绑定( 23% ); 带优惠新闻的二维码尝试扫描( 20% )。 另外,在非法贷款、外汇、期货等平台上泄露银行卡号码、验证码等个人机密消息也是对客户造成损害的重要因素。

热点:避开移动支付的“坑” 网络金融要便捷更要安全网络法治频道

对此李斌表示:“另一方面,客户需要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对非正规网站的警戒,对与资金相关的行为进行再三验证。”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和金融app运营商需要采取身份技术等比较有效的措施来保护顾客的权益。 ”。

热点:避开移动支付的“坑” 网络金融要便捷更要安全网络法治频道

擦眼睛看“虚拟货币”

随着国家各项政策措施和监管事业的大力推进,网络金融领域朝着健康规范化迅速发展。 此外,一小部分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发行所谓的“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筹集资金,侵害了公众的合法权益。

热点:避开移动支付的“坑” 网络金融要便捷更要安全网络法治频道

最近,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宣布,这种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区块链概念进行非法集资、邮购、欺诈的实际情况。 这些非法活动网络化、跨境化明显,具有欺骗性、诱惑性,同时隐蔽性强。 利用热点概念炒作,利用名人的“平台”普及,诱惑空投“糖果”等,主张“货币价值不上升”,“投资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

热点:避开移动支付的“坑” 网络金融要便捷更要安全网络法治频道

银保监会等五个部门向顾客提示,这种活动以“金融创新”为环境,实质上是“借款还很旧”的庞氏骗局,资金的运营很难长期维持。 广大公众要合理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华丽的承诺,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 关于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以积极向有关部门通报。

标题:热点:避开移动支付的“坑” 网络金融要便捷更要安全网络法治频道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26/43807.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