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开设虚假现货投资平台招揽顾客网络法治频道
本篇文章1398字,读完约3分钟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春
□法制日报通讯员翁履行平周继祥
8月29日下午,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建立虚假交易平台实施欺诈的案件作出一审判决。 闫某等23名被告因诈骗罪被判有罪。 其中15人被判处3年以上徒刑,被罚款。 最初犯闫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6个月,被罚款200万元。 此外,法院命令23名被告人承担赔偿责任。
这起诈骗案的发生时间要追溯到去年1月。
那时,在普陀工作的江苏人殷俊(化名)突然发现自己的qq被引入了“实物资产管理投资群”的qq群。 集团成员有100多人,每天发行前一天的现货投资收益书。 看到他们一天挣上万元,殷俊有点心烦意乱。
同年2月21日,集团内自称“贵州光德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光德平台)的“李经理”加入殷俊的qq,邀请光德平台炒现货,与平台的“营业执照”
殷俊也想像集团成员一样赚大钱,答应试试水。 但是他对炒菜一窍不通。 于是,李社长给他送了一点资料。 资料详细介绍了投资的登记方法和实物的购买方法等。
殷俊发现小组中每天都有一点点直播间老师发送说明现货投资的视频截图,对现货投资进行多种分解。 殷俊不太明白,直播间老师感觉很厉害,决定在直播间“取经”。 直播间老师不出面,只通过语音直播说一点贵金属交易的复印件,殷俊先生听不太清楚。 只是,听到老师多次提到光德平台,之后有人夸耀“老师说得很好”、“神单”、“又赚了××万”。
于是殷俊确信自己必须跟着直播间老师投资。 同年2月28日,殷俊以叔叔的名义给光德平台充了19万元,得到了1.9万元的归佣。 那天,他被直播间老师推荐,用所有的钱买了电解铜实物,结果赚了2.8万元。
之后殷俊按照直播间老师的推荐继续投资,结果损失了22万元。 在以后进行的充值投资中,殷俊赚了4个,但依然没能使赤字盈余。
同年3月6日,殷俊听从老师的推荐,把所有的钱投资到钻石上,结果只剩下1万元。
后来殷俊发现不能去投资平台了,“李经理”的电话和qq也联系不上了。
殷俊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向普陀警察报告了事件。 根据计算,仅几天,殷俊就在光德平台上存入了六次,共计39万元。 除了4万元归佣和8万元的出现,共计损失了26万余元。
据警察搜查,诈骗集团潜伏在河南省。 截至今年3月21日,主犯闫某等23名嫌疑犯被捕。 他们大多是河南人,分别是四川、安徽、黑龙江和浙江人,年龄多在80后、90后。
调查显示,从年底到年3月,闫某与河南内乡县男性合作,在网上建设了虚假交易平台——光德平台,由李某、翁某等人代理招聘,代理商吸引顾客,向顾客推荐各种投资产品的“雇”
年6月,闫某用同样的方法,还在网上开设了虚假交易平台鼎汇cne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鼎汇平台)。 鼎汇平台分工确定,李某负责监督,某负责后台数据的调整,赵某负责返还结算,孙某将客户损失分成结算,周某提供服务器,保障平台运行,艾某负责平台的宣传和
鼎汇平台招募翁某、韩某、尹某等作为一级代理,进一步迅速发展底线代理,指导顾客在平台上开户投资,依靠第三方支付企业进行交易,对大量顾客实施欺诈。
翁某等人的代理要求下属员工不得向顾客透露位于河南郑州的代理企业的地址。 另外,员工采用的电话卡是无法显示归属地的“黑卡”。 为了逃避警察的跟踪,他们给员工休假,让员工在家上班。
截至200年8月4日,鼎汇平台共引导200多名顾客进行投资交易,欺诈金额共计1217万余元。
标题:热点:开设虚假现货投资平台招揽顾客网络法治频道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22/4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