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北京:老年代步车乱象频发,成为交通治理“盲区”
本篇文章3105字,读完约8分钟
不要驾照,不要挂牌,不要年检,不要摇号,不要购买,不要限制,只要踩油门就能到处走……这就是城市里急速增加的四轮低速电动车——老年代步车的现实。
年11月1日,《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北京市数百万辆电动自行车进入规范化管理程序,相关部门设立超标车辆过渡期,开展路面集中维修,调查销售环节违法行为,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是,记者前几天访问时,由于供求繁荣,还缺乏确定的限制措施,老年人的步行车越来越大,越跑越快,问题显着,混乱频发,给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影响社会公平
前后排共用安全带,“大一方”闯红灯。
外观类似于小型两辆车,悬挂的车牌上只写了“老年步行车”或“新能源步行车”的几个文字和电话号码……记者发现,无论是街道小巷还是居住区,都有老年步行车的身影。 “有点老年人的代步车和汽车很拥挤,所以觉得很危险。 ’许多汽车司机表示了同样的担心。
在某市民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拍摄画面中,老年人代步车在北京故宫北侧的景山前街高速行驶,其间也不断改变道路,来往于汽车和公共汽车之间。
这个市民说,在工作日早晚的高峰时间,他多次在城市主干道上看到老年人步行车无视交通法规,既有明显超载的人,也有“大多数”闯红灯的人。
各个老年人代步车司机因过激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今年5月,40岁的男性驾驶老年步车,在京藏高速辅助路逆行夸耀录像,引起了关注。 之后,海淀公安局向司机冯某传唤,冯某涉嫌以危险的方法威胁公共安全,因此被警察依法刑事拘留。
老年人步行车引起的交通事故不少。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从年到年审理的道路交通事件中,随机选择300件统计结果显示,与老年步车相关的事件有40件,老年步车承担同等以上责任的事件比例较高,主要是占用机动车道行驶,闯红灯,逆行
朝阳法院亚运村法庭法官邓卓表示,由于超标电动车的动力性能明显高于其他非机动车,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被判定为汽车,驾驶员在事故责任的认定和之后的赔偿等方面将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
无论是其他交通参加者还是驾驶员和乘员,老年人步行车的风险都不容忽视。
前几天,记者来到位于南四环外旧宫地区的电动汽车专卖店,店前正好停着四轮老年代步车。 销售员坦率地说,因为老年人的代步车不符合规则,所以没有设置在店内陈列室。 据记者介绍,这辆老年步车有4户2节车厢,大小和装修和汽车差不多,但前排没有安全带,实际上需要和后部共享。
据介绍,这家专卖店的老年步车产于浙江,电池电压72伏,最高时速达到60公里,价格区间在2万元到4万元之间。 与电动自行车的“国标”( 48v,25公里/小时)要求相比,老年步行车的电池电压和最高时速分别相当高。 不到30分钟,三个业主来店里商量车辆的修理等。 一位车主告诉记者,他买了车后跑了3个多月4000公里,期间没有人管理。
早些年,中国客户协会发布费用警告,提醒客户不要盲目购买老年步车上车,对三种老年步车进行了安全性碰撞试验。
结果一辆代步车内模拟驾驶人的头部受伤严重,前排座位移位,胸部受伤。 一辆代步车前电池壳的马达结构侵入乘员室,假人的头部撞击方向盘。 一辆代步车不仅没有装备安全带,碰撞中座椅也远离车身,假人直接与方向盘和风挡碰撞,而且前排装修破裂产生大量碎片,实际人有可能大量出血。
许多居民还担心老年人步行车的用电风险。 住在丰台区南三环一处的居民刘先生反映小区内的老年人代步车车主从十几层的房子里取出长电线给车充电。 代步车有时停在一楼窗户旁边,有时停在汽车停车场。 “电路故障容易引起火灾。 ”刘先生有点担心地说。
"事故用汽车认定,无事故用电动汽车认定. "
根据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年10月,北京市交管部门发布了《北京市电动自行车过渡期登记和通行管理办法》,规定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申请临时标识,设立3年过渡期 过渡期结束后,不要在路上行驶。 据记者介绍,到目前为止,北京市已累计申请临时标志约230万副。
在规范管理电动自行车的过程中,交管部门与道路违法行为进行比较,继续进行路面维修。 据统计,从年5月到7月,北京市整体处罚逆行、无视信号、机动车道等各种电动自行车违法性共计23.9万辆,平均每天超过2900辆,其中电动自行车在快递领域占很大比例,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今年5月,北京市开始了“头盔一带”的安全保护行动,呼吁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骑手戴安全头盔,开始了安全移动倡议。
在调查销售环节违法违规行为方面,年,北京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累计检查了相关主体4300多户,调查了违法电动三四轮车和老年代步车108辆。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宋熙认为,北京与电动自行车的规范化管理相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种多元化、多途径的“全面”管理措施应该尽快应用于老年代步车的管理。 “老年步车乱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生产、质量检查、销售、末端执法等多个环节,不是某政府部门能处理的问题。 ”。
北京朝阳区律师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副秘书长杜昆志认为,由于老年人步行车的违法行为和法律纠纷的责任认定尚未确定,因此驾驶员的违法价格很低。
据记者调查,现在普遍存在“事故被汽车认定,没有事故就被电动汽车认定”的“执法标准”,末端执法存在难点,超过标准的电动汽车路面上的任意违法行为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助长了。
销售环节的“捉迷藏”也给市场管理部门的执法带来困难。 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合作科长孙冰告诉记者,销售经营主体将老年步行车放在远离或隐藏的位置,再远的非机动车道上,这些停车的车辆总是处于“无人识别”的状态,给执法人员带来很大困难。
记者说,年,工信部征集了9个强制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意见,其中汽车领域的一个标准是“四轮低速电动汽车技术条件”,完成年限是2021年。 业内人士认为,可以为国标的发表或老年代步车领域合规的迅速发展提供指导参考意见。
合法化的必要性还得论证,孩子不能买送老人。
受访者说,老年步车的乱象和由此形成的“半地下市场”需要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源生产方面,必须尽快确定低速电动汽车产品的安全技术性能,建立低速电动汽车市场的准入和监督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录用管理措施,处理低速电动汽车的无序生产、录用问题。 对于不合格产品,严格禁止再出口,命令违法生产公司采取召回或更换措施,促使客户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退货、更换。
并开展集中整治事业,依法坚决取缔和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低速电动汽车生产公司和产品,净化市场环境。
宋熙认为,老年步车虽然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无序快速发展的状态与实现大众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诉求相反,探讨了老年步车合法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用立法的方法确定,同时确定各环节的标准和管理方法,相应的管理行业
中国客户协会专家委员会的邱宝昌专家在管理方法上,从生产、销售、采用等方面全面管理,从源头管理生产问题,通过市场检查、大众通报等多种途径掌握销售流通问题,从采用方面掌握道路问题,对违反道路进行临证 “需要相关执法机构共同合作,系统地管理。 ”邱宝昌还说,能否生产稍微安全的老年人专用替代工具,还可以考虑提高标准、降低速度、提高车辆安全性等。 “在考虑老年人‘最后一公里’的移动诉求的同时,考虑城市交通运输状况和社会安全,找到平衡的点很重要。 ”。
中消协警告客户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选择合法的交通工具出行,不购买,不开车,不改造,不坐代步车。 而且,孩子不要把老人的代步车作为礼物送给老人。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如年轻人,反应慢,容易受伤,孝顺之类的行为实际上使父母处于危险的立场。 (鲁畅,阳娜,吴文诩,彭子洋)
标题:热点:北京:老年代步车乱象频发,成为交通治理“盲区”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0/3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