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昆明百年老宅的变迁:从遗产到“富矿”
本篇文章1194字,读完约3分钟
折扇穿长衫,最近自诩为“大宗”的岳立急忙登上云南省昆明市有近百年历史的马家大院的小舞台,向观众低头。
“亲爱的朋友们,下面有《大嘴巴岳立》。 今天我们先从这所老房子昆明市的第一匹市长马开始? 谈谈什么旧居……”
观众们以前觉得评价书会传来的时候,岳立用脱口秀上的互动和“重担”引起了笑声。
“700多年前,意大利“驴友”来昆明,他看,哇塞! 这个壮丽的大城市……有人知道他后来做了什么吗? 听说他去卖瓷砖了! ”。
融合了中西方特色的表演所在地马家大院建于1922年,是以前传下来的白族风格的民居。 经过中日战争时代日军的轰炸,至今为止,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2001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奖。
“在昆明,同样是被称为贮贝器的青铜器出土过,那是古楚的贵族为了‘致富’而使用的啊。 其中的贝壳发现专家来自海洋而不是滇池。 这证明我们云南人那时在和沿海国往来哦! ”。 岳立谈论云南省自古以来的地区特征,使很多观众吃惊。
从事文化艺术、金融、家具制造等多个领域,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岳立为舞台自由行动。 另外,加上多年的史料书籍积累和自己在街上收集的古老故事,他向昆明历史的掌故挥手致意。
岳立说,昆明是中国第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但很多人不知道有那些历史文化。 “现在,包括云南省的评价书在内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替代或消失了,所以我想通过将评价书和脱口秀相结合,向大家讲述昆明本土的历史和文化。 ”。
5年前,岳立把自己的故事和云南史的录音放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最初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容易听故事,但很快他的“粉丝”就增加了。 更让他意外的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非洲等国的云南同胞也被他说的文案吸引住了,频繁地交流。
现在岳立将把他的舞台从微信公众平台转移到马家大院。 百年老字号的气氛和新奇的表演形式,每个年龄层都吸引着观众。
“昆明的人民西路、人民中路、人民东路其实被称为长春路、文庙横街、武成路。 每条路名都有典故。 政府希望今后在命名道路时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 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员岳立在表演中加入了自己对城市建设的建议。
那天晚上预定的90分钟表演超时了2个多小时,现场的观众依然很高兴。 《00后》的观众张梓馨说:“这样的表演兴趣很深,我以前不知道我们昆明有这样的牛! ”。
除岳立的演技外,剧《雷雨》《昆明老宅》、昆曲《牡丹亭》等优秀剧目在马家大院轮流上演,几乎全场。 从前的老房子现在成为昆明市民艺术的集大成地。
事实上,马家大院的一些变化是近年来中国国民日益增加的文化诉求的缩影。 数据显示,全年中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513元,增长12.9%,占人均支出的比例为11.7%。 预测中国未来文化花费在日常费用上的比例会进一步增加。
“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想了解中国以前传达的文化。 我希望我的话能给越来越多的人我们的文化自信。 ”岳立说。 (韩司令部南)
标题:热点:昆明百年老宅的变迁:从遗产到“富矿”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7/38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