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第六届中华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本篇文章1037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查文晔、魏梦佳)以“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华文化论坛24日在北京大学开幕。
这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联合举办,由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全国台联研究室和文旅部北京大学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承办。 为了协助疫情防控,这次论坛采取了“云会议”形式,在北京大学设立了主会场,有100多位学者出席。 在台北和高雄设有分会场,50多名台湾学者通过视频连接、论文提交等方法参加。
海协会会长张志军在开幕式上致辞说,中华优秀以前流传的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的心脉和归属。 中华文化是台湾的枝繁叶茂,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台湾同胞的血脉。 目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复杂,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体现中国的大体“九二共识”,大力推进“去中国化”“文化台独”活动,要求“独”而拒绝营造社会基础和文化氛围。 对于这种数典忘记祖先,背离民族复兴历史大势的恶劣行为,两岸同胞必须高度警惕,采取有力的行动进行谴责和抵抗。
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代表会长黄志贤致辞说,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根”和“灵魂”。 我们真诚希望两岸同胞树立中华文化的信心,实现中华优秀以前传来的文化创造性转变,创新性的迅速发展,为中华文化赋予新的时代价值。 要促进两岸文化产业融合的迅速发展,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软实力。 要坚决抵抗和消除“文化台独”的危害,以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培养后代人。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级致辞说,北大一贯重视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现在,481名台湾地区的学生在北大取得学位,每年有100名台湾地区在北大交换、交流学习。 年以来,北京大学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华文化论坛。 两岸关系越是动荡,就越要发挥中华文化作为连接两岸的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的刘兆玄原会长、杨渡原秘书长在开幕式上用录像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全国政协文化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杰、台北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冯明珠分别以不同的形式作了基调演讲。
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表示,这次论坛旨在进一步阐明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特别是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与快速发展、融合快速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2天的讨论期间,参加者以“以前传承的文化和现代化的传承”“文创产业的机遇和挑战”“两岸艺术交流”等议题为中心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标题:热点:第六届中华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7/3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