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搬进新房子 过上好日子
本篇文章948字,读完约2分钟
“两套房,140平方米,父母一套,我们家五口一套,门朝门,宽敞明亮。 ”年8月,杨光一家七口人很容易转移到贵州毕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的幸福社区。 他本来有点怦怦直跳,看到新房子才掉在地上。
原来,杨光家在七星关区燕子口镇大田村不认识河组。 “在深山老林里只能听到河水的声音,但具体在哪里,所以被称为河组。 ”位于偏远地区,依山而居,背着山走,去市场要走三个小时,几天不能吃肉是很正常的事。 孩子步行要50分钟,还没上学的孩子只能在媳妇家照顾。 一家七口以种玉米土豆为生。 年收入不过1万,山雨多,容易掉石子,安全得不到完全保障,每天都很辛苦。
“多亏了政府,我们才能免费住新房。 另外,我建议就业。 现在我和媳妇年收入约4万人,老人有养老金。 日子太多了。
杨光照搬的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碧海阳光城)是贵州最大的易地贫困扶助转移安置点,总面积1.13平方公里,合计安置易地贫困扶助转移人口29001人,其中建设段立卡贫困者25443人,目前全部转移安置到位
“我们外出工作。 最担心的不仅仅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杨光一家的担心。 在柏杨林大街,60岁以上的老人3437人,孩子10953人,合格的残疾人1128人,护理服务的诉讼迫在眉睫。
年,广州安排财政和社会资金近200万元,帮助柏杨林建设长幼白天的养护中心。 该中心是集老年人日托、幼儿日托、老年人食堂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使用广州荔湾区成熟服务模式,专业社工提供专业服务,社会机构和团体进行监督和援助。
现在,杨光年近八旬的父母每天在离家不远的护理中心唱歌跳舞聊天。 到了中午也可以在老年人的食堂吃午饭。 三菜一汤三块钱,现在不回老家种田了。
总是养着,工人有收入,孩子被托付……柏杨林大街长幼日托中心开设后,社区安置居民对这所新房子更有归宿感,可以在就业、养老、托儿、教育、医疗……家门口处理。
杨光一家更开心,夫妇可以放心上班,不用像以前那样一边工作一边担心老人的孩子。 “老人身体健康,心情很好。 孩子有人照顾,我们必须趁着年轻多努力。 ”刚成为党员不久的杨光,干劲十足。 看到“一步一步住新家,过上美好的生活”的安置房墙标语,“这不是我家的生动描写吗! ”高兴地笑了。 (本报记者姜晓丹)
《人民日报》(年06月29日13版)
标题:热点:搬进新房子 过上好日子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6/38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