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拖欠工资、转移资产、伪装停业 一公司被法院强制执行
本篇文章1092字,读完约3分钟
拖欠工资,转移资产,伪装停业
一家公司被法院强制执行
“谢谢法官。 让我看到了希望! ”最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杨哲法官在执行企业延迟员工执行案件时,外国工人李可(化名)在执行现场兴奋地说。 公司拖欠员工工资,转移资产,关门伪装停业,我觉得这样就能合格了。 但是,法律不轻视拖欠工资的被执行人。
欺骗员工失踪。
拖欠工资的企业成立于2004年,本来经营还不错。 但是,近年来,企业利润逐渐下降,从2009年开始无法支付员工工资。 法官说,通常公司因经营不善暂时拖欠工资,在公司快速发展中也不是大问题,而是积极表现员工的信息,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企业克服困难,及时兑现工资即可。
但是,该企业的负责人尹某选择了另一种形式——欺诈。 员工最初找尹某的信息表现时,尹某说钱很快,员工不去劳动仲裁,与大家进行了各种分期还款协议,但从来没有兑现。 最后,员工被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起诉,在劳动仲裁审判中尹某也挺起胸膛对员工说。 “请相信我。 钱一定给大家。 我们先进行调停。 大家不要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但是,即使制作了解约书,员工还没有拿到拖欠的工资,员工去向尹某索取工资时,尹某没有挂断电话,微信没有回来,下落不明。
回避责任,转移资产
一切无力的员工都必须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我查了一下,发现这个企业银行账户确实没有可行的存款,法官还仔细查了企业银行账户的历史新闻,在这个企业的劳动仲裁之前转移了一些资金。
根据员工的陈述,法官评价企业负责人很可能知道企业经营不善,但为了避免责任用各种谎言欺骗员工,防止员工申请劳动仲裁,利用这个时间为他转用企业的资金。
员工说企业早就不实际经营了,但执行法官还是决定去企业工作的地方看看。 到达执行现场后,企业的工作地点还是在锁上的状态下,把一部分办公室租给了其他企业。 和法官一起来的员工也说企业里肯定没有人。
伪装停业被识破,拍卖资产没有商量。
法官决定去房地产碰运气。 不动产表明来意后,不动产的说法令人吃惊。 房地产说企业还在,因为工资不够,总是有人来找,把钥匙挂在门外,但房间里有人。
于是法官再次回到职场,敲门喊了很久,终于有两个自称是企业员工的人从里面打开了门。
根据现场调查,企业有很多没有价值的电脑等设备,继续工作。 法官决定立即扣押被执行人企业工作地点的设备,下一步开始判断拍卖事业。
法官说,恶意拖欠员工工资的使用者,不仅资产被强制执行,作为被执行人费用也有可能被限制,如果有履行能力拒绝履行等法定理由,就有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执行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也根据对企业的强制措施限制费用。
记者:周倩
标题:热点:拖欠工资、转移资产、伪装停业 一公司被法院强制执行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28/37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