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贵州:火龙果让上万人跨出贫困行列
本篇文章1166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29日从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贵州省火龙果的种植面积到去年约为8.8万亩,居中国第三位。 总产量达到4.6万吨,产值达到4.1亿元(人民币,下同),火龙果栽培使数万人脱离贫困行列。
在29日举行的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水果(火龙果)产业项目推进和技术培训会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业渊表示,贵州省在火龙果栽培、繁殖方面效果显著。
陈业渊说:“山地与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相比,水果产量有限,贵州省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减少了病虫害,农药和化肥的采用也大幅减少,使生产的水果质量和口感良好,迅速发展有特色的山地农业,特别是精品水果的栽培
目前,贵州省南北盘江和红水河流域罗甸、镇宁、关岭、贞丰、望谟等5县44家公司和合作社,火龙果栽培基地约4万亩,年产量约2.4万吨,占贵州省火龙果产量的一半左右。 品种以紫红龙、黔蜜龙、大红等红肉类型为主,占总面积的96%以上。
以贵州火龙果的主要产地罗甸县为例,年罗甸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3.25万亩,投产面积1.5万亩,产量1.8余万吨,产值达1.8余亿元。 其中,利用网络销售的火龙果达到3986吨,占罗甸县火龙果产量的22%,走出了“网络+销售”多元化市场开拓的道路。
另外,贵州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罗甸火龙果也于年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关岭火龙果去年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贵州省围绕火龙果品种选育、种苗繁殖、高产栽培、质量提高、贮藏加工等行业,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5项、省级科技项目30余项,制定了系列贵州地方标准,获得实用新型专利7项,特别是火龙果功能性物质
并且,相关科研机构选育了6个适合贵州低海拔富热量区域种植的火龙果审定品种,建设了中国最大的火龙果种质资源农场,收集了200余份资源,为新品种的选育和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火龙果首席专家蔡永强表示,火龙果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区域有限,全球形成规模生产的国家只有20多个,目前中国火龙果种植面积约70万亩,中国每年从越南进口大量火龙果,依然是市
蔡永强指出贵州省迅速发展水果产业需要质量插件,需要制定区域性布局,合理明确适合品种和栽培的地区,逐一发挥品种特征。 发掘好地方良种,必须把技术和相应品种结合起来,搞好管理,搞好市场培育。
根据官方发布的《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水果产业快速发展推进方案(-2021年)》,到2021年贵州省果园面积达到760万亩,产量420万吨,产值超过250亿元,累计支撑贫困人口30万人,其中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干部、贵州省水果专业班长在接受青云媒体采访时表示,“贵州省到2021年将建设30多个“万亩片”果园、150多个“千亩村”果园,目的是将贵州省建设成中国南方重要的精品水果产区。 (曾实)
标题:热点:贵州:火龙果让上万人跨出贫困行列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9/3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