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与校长共餐不该成“优生”奖励

热点:与校长共餐不该成“优生”奖励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28阅读:

本篇文章730字,读完约2分钟

浙江省缙云县新建小学四年级的段薇总是和校长吃午饭。 每周,学校都会选择8个学生和校长同桌吃饭,但上周的成绩都很优秀。 ( 4月8日《钱江晚报》)

每周选择8名“好学生”和校长吃饭,其实是鼓励“优生”和校长吃饭,其初衷很好,但加强了优秀学生的特殊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方法不足。

我认为鼓励“优生”和校长吃饭,等同于让“劣等生”戴上“绿毛巾”,拒绝“劣等生”补习等。 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没有讽刺、讽刺、歧视、体罚、变态体罚的学生。” 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学校必须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利……对于品行有缺点、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要耐心教育、帮助、歧视。” 鼓励“优生”和校长吃饭,如何体现教育界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呢?

热点:与校长共餐不该成“优生”奖励

是鼓励“优生”和校长吃饭,还是给“劣等生”贴标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只有不能教的老师,没有不能教的学生。” 如果你认为学生是“劣等生”,首先应该反省的是老师。 另外,五个手指有长度,学生表现出色也有坏处。 不能用“优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尊重学生的学习和快速发展的区别。 否则,不仅偏离了平等教育的大体,而且违背了有教无类的义务教育的宗旨。

热点:与校长共餐不该成“优生”奖励

教育是艺术,在和校长吃饭和不和校长吃饭效果明显的情况下,鼓励“优生”和校长吃饭其实是对“差生”的变态心罚,属于所有人喊叫的“软暴力”。 鲁迅先生说“教育源于爱”。 作为校长,对学生的爱必须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极少数学生。

热点:与校长共餐不该成“优生”奖励

换句话说,校长对学生必须是同行,不能设置条件偏袒极少数学生。 否则,选择性地爱学生,就是忘记教育家霍姆斯·林斯基的教诲。 “好孩子都爱,坏孩子是真爱”。 (蕾昆仑)

标题:热点:与校长共餐不该成“优生”奖励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8/31498.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