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疫情改变便利店生存法则
本篇文章1313字,读完约3分钟
5月12日,全时便利店运营者宣布,受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影响,全时便利店北京地区的所有商店将于20日24点结束经营。 持有价值卡等的会员可以在21日之前在直营店支付费用或退款。
12日下午,记者访问了北京市许多全时便利店,发现很多商店的货架空着,店员刚知道关门的消息,说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安排。 西城区地铁4号线陶然亭站附近的全时便利店,会计客户排了长队。 一位客人说:“这家店还有很多商品,还有什么都没有的店。” 店员告诉记者:“现在全场的6成到7成,我们每次购买之前的商品都是空的。” 根据美团、大众点评网等平台,很多全时便利店处于休息状态。
全时是北京便利店市场的领袖。 年末,全时雄心勃勃地提出“百城百万”计划,宣布投资百亿元,5年复盖100个城市、100万终端。 年,全时扩大到北京、南京、天津、长沙、成都等10个城市,店面近800家,仅北京就有400多家。
年11月,全时亲企业复华控股的p2p平台海象资产管理“爆雷”没想到会将危机直接传达给全时便利店。 此后,全时北京、天津、廊坊、成都4个城市的500家店铺归新股东山海蓝图企业。 疫情袭来,山海蓝图接手的1年3个月的全时便利店再次陷入困境。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从年到年,便利店领域的增长率是零售业整体中最快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8%,是各行各业中快速发展态势最好的。 但是,值得观察的是,母企业资金链的断裂多波及池鱼,北京市场刮风的旁边的便利店也变暗了。
便利店的业务特征是年轻人和食堂快餐等引流,但由于疫情公司停产,大城市的百货商店和办公区域周边的便利店客流和销售额急剧减少。 中国全家便利店控股有限企业执行长特别助理童伟国说,疫情期间出现了“四少”现象,即少移动、少外出、少接触、少来店。
关于全时便利店的撤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认为其中有自身的经营问题和疫情的影响因素,但便利店领域整体的恢复态势很好。 第一季度便利店整体销售同比下降15%左右,4月以后领域正在恢复。
疫情过后,在便利店领域迅速发展的前景会怎么样? 北京香港佳好隔壁连锁便利店有限责任企业副总裁毕震表示,“我认为便利店有良好的快速发展空间。 中国的地方很大,各地都很有特色,不一定只有一种模式能成功。 现在来看,特许加盟是一条路,比如美宜佳,现在国内有2万家店。 强烈的服务是7—eleven这样的路。 “高科技+在线”也是方便的蜜蜂般的道路。 开拓三四线城市市场也是一条路,比如唐久很方便。 所有的街道都通向罗马,可能有新路”。
对很多工人来说,这次疫情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开公司需要“强身健体”。 一位业界相关人士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不管资本多么热,公司都必须保证现金流的健康,培养自我造血功能。” 王洪涛强调,疫情发生后,领域应更多关注控制资金链安全,构建供应链和数字化能力。 便利店依然有快速发展的前景和成长的空间,公司需要长时间耐心经营”。
据最新消息,山海蓝图正在寻找新伙伴,帮助他们摆脱全时的困难。 山海蓝图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政府相关部门介入,积极协助处理遗留问题,支持公司恢复经营。 这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和支持”。 (王晋)
标题:热点:疫情改变便利店生存法则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7/3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