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渡江“小船”的磅礴力量
本篇文章2358字,读完约6分钟
“渡江作战的胜利是老百姓乘船划的”今年8月19日下午,在安徽合肥考察的习大总书记参观了位于巢湖畔的渡江战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他警告全党:“要随时记住初心,记住使命,不要忘记人民这个根,永远成为忠实的人民服务员。”
组织支前运动
为了保障人民解放军的渡江作战,从1949年1月末开始,在我们党的组织动员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入支前工作,晚上继续收集粮草,架桥,运送弹药,引起规模巨大的群众支前热潮,抗战
2月8日,中国共产党华东局成立华东支前司令部,统一指导渡江战的支前事业。 2月15日,华东支前委员会成立,在安徽合肥、滇县设立了两个后方支前事务所,地块负责支前工作。 各地支前大队深入群众,耐心细致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推进“蒋军必败,我军必胜,渡江必胜”的道理。 在一次士兵民恳谈会上,中年船夫兴奋地说。 “我们也是艰苦的出身。 共产党解放军为我们的穷人过着美好的生活。 如果能让你们过河,我死也值得! 共产党解放军一定会成功! ”。
在广泛的组织动员下,解放区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提高,宁可全家人挨饿也要保障渡江军的粮食供给。 只有江淮和皖西两方人民提供粮食3.6亿斤,柴草3.6万吨。 为了保障交通运输,苏北和皖北地区的人民组成修补大队,积极配合工兵部队,修补沿线的铁路、公路和必要的桥梁。 华中两个地块修补公路1169公里,桥95座。 皖北人民在从津浦铁路蚌埠到宿县段和蚌埠淮河铁桥的过程中修复了铁路210公里。 江淮四分区修建了蚌埠楚(县)和合(肥)浦(口)两条公路。 苏北、皖北等地动员民工320万人,组成担架队、运输队,运输物资,运输伤员。 合肥人民运送物资5125万斤,运送伤员8500人。 安、炳辉、嘉山等县的抽调民工组成了四个远征担架团和两个挑战子团,三个挑战子营随着渡江军的南下继续支前,长达两个月。
采购船的船夫
要把几十万大军运到汹涌的长江,充足的船是保障顺利渡江的重要战术物资。 第23军陶勇长说:“渡河全靠船,船是命根子。” 国民党从1949年3月开始封锁河流,掠夺河边渡船,在千里之外的长江河面上看不见小船。 我党我军积极部署,形成了“依赖船主,利用帮助,教育甲方”的征地政策,展开了调运船只、训练船头的详细计划。 全过程共动员5万多艘船,参战船工19万多人,完成应聘即征,可以说是尽了所能。 安徽是渡江战役的主战场,江淮地区沿江各县是渡江作战的重要基地。 据统计,仅为县招收船就达5000余条,船工达2000多人,其他许多县各达千条,船工达数千人。
为了应付一点船夫冒着生命危险将解放军渡河的想法,第二野战军某团连长王学礼寻找老船工李盘、姚海等出现在大众面前,说:“解放军渡江是为了解放整个中国,为了人民翻身做主人。” 他们决定打捞沉到河里和河里的船,把写着“渡江一定会赢”的红纸标语贴在桅杆上,把人民解放军送到长江。
枫阳县铁铜乡桂家坝村是安庆最早解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军在渡江战役中选择的最早渡点。 在桂家堤村附近的菜子湖多年以捕鱼为生的陈文义、陈正华父子,精通江面水文、两岸地形,自己申请成为船夫,与解放军士兵一起组成了水手训练队。 他们克服了北方出身的“旱鸭”士兵怕水的心理,练习了水上作战的本领,和士兵们一起开始了“游泳教练”,将风向风波、水速、江潮、暗礁等长江的水性介绍给士兵……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同食和同居训练,给父子和解放军 4月中旬,负责晋阳江段渡点的野战军首长亲自选择船作为先头部队,陈文义父子实现了光荣当选。
千帆横渡长江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和平谈判破裂。 4月21日凌晨,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官发布了“进军全国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高呼“打长江,解放整个中国”的口号,从西到九江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千里江横渡长江,枯萎之势
那天晚上8点30分,各渡口的信号弹万箭一齐射向天空,突然,江北千万艘木船满载解放军士兵,以下山下海之势,浩浩荡荡地扬帆竞争。 长江对岸、南京下关发电厂、下关机关务段轮渡工人驾驶轮船渡江应付解放军。 被策反的水上警察局打开巡逻艇到达了解放军所在的长江浦口。 千万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拼命夺取停泊在内河中的渔船,在对岸迎接解放军。 整个河的炮声轰鸣,火冲天,但很多时候来的船一次也没有停过,在子弹爆炸的水柱之间穿梭。 三野九兵团二十七军士兵姜瑞福叹息说:“我们是江北人民双手送长江的。” 渡江小英雄马毛姐、渡江第一船张孝华、特等渡江英雄车胜科、虎胆英雄丁广田……千万多名前船工舍忘记开帆船,把百万人民解放军送到江南前线,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拉河治理”迷梦。
4月20日晚,安徽无为船工车胜科载着渡江突击部队前往对岸,接近江南登陆地点时,敌军碉堡群火力一齐发射,船上一排士兵被击中,该船船工车胜科的父亲车德旺、弟车胜福也相继倒下。 面对釜一样密集的炮火,车胜科毫不畏惧,拼命挥动桨,左手中枪,血流全不知道。 士兵们必须带他去船舱,他咬紧牙关说:“别管我,我能做好几次! ”。 从20日晚上派遣第一突击队渡河到26日渡完江北解放军,车胜科和他的小船在河里往返了7天7夜。 渡江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部三次授予受伤不下前线的车胜科“渡江特等英雄”称号,1951年他应邀去北京参加国庆节的展览,接受毛泽东的接见。
长江滚滚流去,不停地流着。 71年前那场壮烈的山河伟大战斗,不能忘记献祭的无数先烈和人民群众。 渡江战中,解放军指战员一人背后有十名平民支援,渡江战的胜利依靠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 习大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基础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再次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支持的“小舟”集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想的魄力上。
标题:热点:渡江“小船”的磅礴力量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122/29396.html
下一篇:热点:宋朝的“祖宗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