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随意识别人脸,此风不可长

普法:随意识别人脸,此风不可长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8阅读:

本篇文章733字,读完约2分钟

汪昌莲

前几天,“卖场设置了面部识别系统,购买者拍照的话需要几十万美元”的信息引起了网民的愤怒。 日前,江苏南京相关部门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卖场拆除面部识别系统。 (见12月1日《新京报》)

普法:随意识别人脸,此风不可长

大数据应用程序带来了机遇和便利,也带来了客户对隐私安全的担忧。 现在住宅企业为所谓的“流通模式”设置了面部识别系统,未经观众同意拍照,作为“自然访问顾客”和“中介渠道顾客”的区别给予不同的销售价格,引起不公平的交易,侵害购买者的合法权益

普法:随意识别人脸,此风不可长

根据《2019全国读者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统计报告》,58.75%的国民读者表示个人新闻受到侵犯。 根据《面部识别应用公众调查报告书( 2020 )》,6成回答者认为面部识别技术有被滥用的倾向,3成回答者回答由于面部新闻的泄露、滥用而受到了隐私和财产的损失。

普法:随意识别人脸,此风不可长

可见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0月21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网络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新闻保护法(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草案第27条确定,在公共场所设置图像收集、个人识别设备时,为了维持公共安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志。 收集的个人图像、个人身份特征新闻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 按照这个规定,住宅企业设置面部识别系统显然不是为了公共安全,也没有必要采用面部识别。

普法:随意识别人脸,此风不可长

现在,要求拆除面部识别系统只是保护隐私新闻的第一步。 在国家一级,必须进一步加快系统地保护个人隐私的步骤。 建立个人新闻的合理录用制度、侵害补偿和处罚机制,通过设置监督机构等方法,为个人新闻组织“防护网”。

普法:随意识别人脸,此风不可长

另外要推进数字产业规范的迅速发展和个人数据保护立法工作,兼顾数据保护、效率和安全。 例如,可以考虑对数据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数据的性质、采用场景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来限制数据的利用。

普法:随意识别人脸,此风不可长


标题:普法:随意识别人脸,此风不可长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8/24239.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