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传销屡打不绝须反思根源

普法:传销屡打不绝须反思根源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7阅读:

本篇文章745字,读完约2分钟

敬一山

邮购诈骗每年都有,这几年好像特别多。 最近,中央电视台发表了一项新的邮购欺诈“全员公益”。 路是所谓的全额公益费用。 客户在这个平台的加盟者超市和洗车等方面花了100元,平台返还了99元,平台把剩下的1元用于公益。 加入者只需将支出额的一部分转让给平台,平台随后将分期返还。

普法:传销屡打不绝须反思根源

“全员公益”是一种新型商法,无非是因为附有“网上加”的噱头。 网络+商业+公益——骗子说:“只要有心,之后就可以加入玄玄的概念。 在“全员公益”模式下,客户几乎不付钱买东西,店家也不亏钱,最终谁来埋? 网络只是工具,不能随便掏钱做“公益”。 和过去所有的邮购把戏一样,用后面会员的资金填补前面的漏洞。

普法:传销屡打不绝须反思根源

对于邮购欺诈,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需要提高打击力。 但是,邮购不断,新型欺诈不断繁殖,更值得反省的是其发生的土壤。 每次见到邮购的受害者,公众都会怜悯不幸,露出愤怒不争,为什么总是有人上当? 如果说“每个人的公益”都有真正值得重视的“新”含义,那么受骗的人可能不仅是过去常见的农村生活的人、老年人,而且学历高的中青年也很多。 从前,邮购和亲戚朋友的关系很大,现在可以通过网络一起包围陌生人。 这背后急功近利的贪婪,值得反省。

普法:传销屡打不绝须反思根源

一点集团的风险投资和各种租赁收益远远高于普通人的工作收入时,确实会给社会带来不劳而获的暴富形象。 其中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 对普通人来说,不能理解别人发财的内在逻辑,但梦想创造同样财富的奇迹是许多悲剧的根源。 可以说邮购欺诈的繁殖程度很可能与社会追求暴富逆袭的焦虑感成正比。

普法:传销屡打不绝须反思根源

改变引起邮购欺诈的土壤并不容易,但尽量缩小收入差距,减少灰色地带的财富神话,可以让整个社会有更和平的心情。

( 6月21日《光明日报》2版《邮购折射的社会心理学值得警醒》,作者:敬一山摘录)

标题:普法:传销屡打不绝须反思根源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7/2381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