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十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普法:十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1-05阅读:

本篇文章1979字,读完约5分钟

张平安徽省宣城市政协主席、市委常务委员、政法委书记

近年来,生活在宣城市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提高,连续10年居安徽省前列,平安建设连续7年获得全省先进,刑事案件立案、公共安全事故、省上京访问总量逐年下降。

普法:十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为了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推进市域社会管理现代化的部署要求,宣城市委颁发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市域管理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开展市域社会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确定了具体目标

普法:十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是完善安全建设体制机制,构建社会管理新结构。 去年7月,宣城市委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平安建设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政法委,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兼任主任,其余副书记兼任副主任。 平安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市平安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

普法:十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二是建设基础政法组织,充实乡村政法的新生力量。 为了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市委颁发了《宣城市乡镇(街道)党组织政法委员配备和综合治中心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并集中加强了95个乡镇街道政法委员。 年7月,为了推进政法组织的下沉,由市县两级政法委员会和组织部共同推进,开始部署村社区兼职法治副书记,从市和市以下政法部门派遣595名优秀干部兼任村社区的法治副书记。

普法:十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三是重复“三治融合”,开辟基础管理的新途径。 市委表示,将发行宣城市党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在全市乡村领导党建,加强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政治功能。 健全村级“一约四会+x”制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进一步加强村级法律顾问,实施法治家庭建立,创新法律服务形式,比较有效地预防和解决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不提出矛盾,不滋生黑恶”。 推进评价规立德、文养德、弘德、家风建设的德治体系建设,提高了基础社会的管理水平。

普法:十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四是设立“阳光会议室”,探索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在156个城乡社区的吸收管内建设“二代表一委员”“五老”、房地产等人员“阳光会议室”。 会议室分为线下和线,线下:在社区设立岗位,用于调解矛盾纠纷、要点项目建设、小区事务管理等几个事项的协调协商。 在线:使用“互联网+社区民意”开发微信小程序,通过微信平台收集社会民意,接受大众监督评价。 “阳光会议室”到3月末为止收集了民情民意1567件,解决了矛盾纠纷320余起。

普法:十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五是开通“电视政民通”,创新社会管理新形式。 与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者相比,许多留守老人不使用电脑、手机等,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发了“电视政民通”平台,大众打开了电视主页,免费进行法治教育、平安建设、事务向导、雪亮

普法:十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六是打造“心理清道夫”,打造社会治理新的企业品牌。 市委发表了《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县两级在执行意见中,通过推荐和招募的方法,吸纳有心理知识的志愿者,组成“心理清道夫”服务团队,重点访问者和冲突当事人 到3月末,支持了39件信访的比较有效的解决。

普法:十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七是创新《六全职工法》,推进社会治理新举措。 在实际网格管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网格员“六全”的实务法,要素的全面涵盖、新闻的全部收集、风险的完全排除、纠纷的完全调整、普及到人、需求的完全受理,网格员在网格内 近年来,网格成员引起的矛盾纠纷28650余起得到了解决。

普法:十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八是宣传《七大调解法》,创新社会矛盾解决新做法。 推进新时期“枫桥经验”创新的迅速发展,全市宣传自助判例调解、自由式调解、个性化调解、民间协会调解、大众评议调解、网格员调解、专业调解等“七大调解法”,向基层解决98%以上的矛盾纠纷。 摸索总结的矛盾纠纷“七大调解法”,被称为安徽两大特色调解法之一。 “发行宣城市非诉讼纠纷处理机制的实施方法(试行),进一步推进投诉源的管理,完善投诉的对接机制。

普法:十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九是开展“社会大巡防”,构建群防共治的新方法。 在切实推进“天网、地网、车网、栈网”一体化“雪亮工程”的基础上,开展农村“金睛网”建设,与电信合作,采取月租或一次不重复投入的方法,在村民家门前房子后面建设视频监控。 现在在村民家庭建设了5200余个视频监视,全部进入乡村综合治疗中心。 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小区保安融入“大巡防”机制,“宁国蓝精灵”、“绩溪徽骆驼”、“越野e族”、“速达小哥”等15人700多人参与群防群治团队,实现虚线面结合、人力+科学技术立体化, 据统计,全市有群防群治力46300人。

普法:十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十是实施“中心国标化”,提高社会管理的新水平。 根据国家标准,发行具体建设方案,全力推进市县农村四级综合治疗中心“国标化”建设。 目前,市县乡村四级综合治疗中心建设了规范的大众接待大厅,提供访问接待、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都建设了综合治视网络、视频监控、综合治新闻化、铁路护理路联合防新闻化的社会管理实战平台,综合治中心的“国标化”率达到了100%。

标题:普法:十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1/0105/2323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