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更精准
本篇文章1017字,读完约3分钟
李建菲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由负转向正,主要指标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费用、cpi、pmi等逐渐变暖。 在多重压力下,很难取得这样的成绩。 其中,上半年密集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例如,3000亿元抗疫病专业再融资、1.5万亿元再融资再折扣额、400亿元普惠小微型公司融资延期支持工具和4000亿元普惠小微型公司信用融资支持计划……人民银行根据上半年经济迅速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货币政策
为了确保资金准确惠及民营微型公司,金融业在政策落地操作环节采取了很多比较措施。 例如,帮助阐明民间微型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首贷”问题。 今年的《政府事业报告》提出,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微型公司的信用贷、首贷和还款持续贷。 上半年,相关金融支持政策和监管审查方法陆续出台,对“首贷率”、“首贷”等指标的要求不断完善。
总体来看,上半年中国银领域保险业总体运行稳健,风险可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高。 但是,也必须认识到可能存在的一点风险。 银保监会一直以来强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潜在风险依然很大,保持冷静,冷静判断,没有做好准备。
现在不良资产的上升压力明显很大。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底,不良贷款余额为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1%,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 准备率为178.1%,比年初下降了4个百分点。 从今年年初开始,账面不良贷款余额的增加并不明显,但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反映了金融业存在一定的时滞,除了宏观政策的短期对冲效应等,违约风险的暴露只是暂时推迟。
对此,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公司应该积极行动,做好应对准备,进一步进行实际资产分类,继续提高处理能力,拓宽不良资产的处理渠道。 对于上半年发布的各类信用支持政策,监督管理部门继续对政策落地效果进行跟踪,综合考虑供求实际,建立相应的监督、激励和退出机制,建立“水路引流”,政策真正落在现实中。
展望未来,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力量依然很大。 6月,人民银行创设了普惠小微型公司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型公司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强调这两个货币政策工具直达实体经济。 下半年,金融系统将实现年内向公司合理转让1.5万亿元利润的目标。 因此,以后发布的金融政策必须更加重视实体经济要点对行业和脆弱环节的准确支持,提高政策的直接性,搞好对中小公司的金融服务和支持,进一步降低融资价格,保证就业,辅助保证民生
(《农村金融时报》供词)
标题:普法: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更精准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31/21453.html
上一篇:普法:优化营商环境力推经济恢复
下一篇:普法:频繁炒作爆款基金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