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唐代“安史伪官”的六等定罪
本篇文章2048字,读完约5分钟
陈灵海(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教授,法律和历史研究所主任)
2011年,洛阳市考古工作者在310国道附近的发掘中发现了唐代达奓珣( 690-757年)夫妇的墓葬和墓志。 据《古唐书》记载,至德二年( 757年)唐军收复长安,处分“安史假官”,“六等被定罪,重犯判处市里刑罚,接下来给自毁,接下来给拐杖一百,接下来给三等流降级”。 后来有人认为达奓杰是被冤枉杀的。 那么,当时的“六等定罪”政策是如何出台的呢? 执行情况和效果怎么样?
墓志和史传的解释
《大唐故河南尹达奓墓志》全文277字,损2字,但其孩子们奚写于大历4年( 769年),距达奓被杀至德2年( 757年)末10多年。 据《墓志》报道,天宝14年说“庐山叛逆或河尹礼拜来自禄山”,达奓珣认为事情是诽谤,赶紧说清楚。 封常清上台后,玄宗说:“达奓这个礼拜,简在于朕心”,追问“东京官僚妄云禄山推荐用”是什么道理,不仅解除了嫌疑,还下令“还是知事”。 意外洛阳再次失守,达奓重陷入叛军,乱平后被处分,长子达奚和(时亭山县令)也同时被斩首,次子达奚言被驱逐,大赦归来。
在《墓志》中,达奌珣作为“安史假官”被杀是不当的。 《墓志》的整理者也认为“有墓志记载的真实性倾向”,认为达奌珣没有叛逆,而是包括冤罪被杀。 理由是《新唐书忠义传》与李操、卢游戏一起守城,抵抗叛军。 其实这没有说服力。 因为在“安史之乱”期间,先抵抗叛乱向敌人投降的人比较多。 达奓珣和共同守城的李操、卢游戏两人,正好是“安史之乱”时期唐军的两大殉教忠臣。 庐山派带两个首级去河北,威胁抵抗的郡,平原县颜真卿( 709-784年)计划砍掉段子光,夺回首级,设置棺材祭典,玄宗知道后追赠两个司徒、礼部尚书。 与两个光辉的忠臣相比,达奓珣不仅生存下来,还在叛军中安详地工作,即使被咬牙切齿也能理解。
达奓珣死于腰斩吗? 我想是的,北魏太武帝( 408-452年)的时候,崔浩(? 450年)主修北魏律,“大义、腰斩、必死、弃市四等,三百九十条。 ”以来,腰斩作为死刑的执行方法之一一直保持到唐代。 《唐律》规定的死刑只有斩、捻,但实际上有贞观十七年《刘兰谋反腰斩》那样的腰斩。 长寿2年“裴匪鞠躬坐潜参皇嗣腰斩”大历2年周智光《二子腰斩》。 达奓珣被“安史假官”的主要分子腰斩,是当时的正常处理。
“六等定罪”和司法不明确性
“六等有罪判决”在表面上带来了司法的明确性,但之后,唐廷在处理“伪官”时最受谴责的是政策的反复动摇,对“安史之乱”的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影响了战后复兴时期的国家安全和地方稳定。
天宝十四年( 755年)发生了冬天的“安史之乱”,唐军见风而溃,守令脱逃,玄宗逃到四川省,太子李亨逃到甘肃省,直到次年七月李亨在灵武即位,首次发布了关于“假官”的诏书(《》)之后,玄宗也发表了“假官”的诏书。 破家者都是雪,流人还原一切”,广阔的免疫力是空前的。
但是,到了至德二年( 757年)十一月,唐军相继夺回两都,苏宗宣布“夺回京师诏”,没有了宽容的气息,因此要求“御史台、宪部、大理三司、状勘责任、条件闻奏”。 赦免文没有提到政府的责任,充满了胜者的口气,只说惩罚完全没有同情。 在这种“严惩主义”的基调下,官员们对如何处置“伪官”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崔器、吕渤末认为应该严格执法,“准律都应该死刑”。 李丹南主张慷慨。 理由是假官员“是陛下的亲戚或勋的老子孙,现在都被叛教法处决,害怕好仁恕之路”。 更重要的是:“河北省不平坦,大臣小偷还很多,宽则开辟新的道路。 如果诛杀,那就是坚定贼心。 ”李丹南的建议更合理,但苏宗倾向于严惩。 这是因为,尽管表面上“从邓南6等地被定罪,重者被判刑,接下来给与自毁,接下来把拐杖降100次,接下来降三等地”,但实际上还是倾向于折中两派的意见,同时接受严惩派的意见。
为什么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君主和官员还会出现这么大的分歧和动摇呢? 《资治通鉴》中出现了“权争”的答案。 例如,关于如何处置张说( 667-730年)的子张垓和张均,两位皇帝发生了直接的争执。 苏宗感谢张先生,打算不让张先生兄弟死,但玄宗坚决反对“为贼毁了我的家,罪不可恕”。 苏宗讨论说:“臣活不下去,垓,为了认识死者,什么样的脸告诉九泉?” 玄宗不肯让步,同意“张垷是汝长流岭表,张一定不能活”。 两位皇帝把处置“伪官”看作是展示自己权力的平台,完全无视法律规定和政策方向。
崔器和吕婉娴属于严惩派,但意见分歧。 吕渤渤海先根据法律规定,没有太多私心,后代评价比较中性,“少于学习,志行完善”,“为治疗不着急,决定重要的刚果”,“权利大致不如丹南,支持律师傅的经过” 崔器着眼于权力斗争,后代评价极低,认为“有官员,性介少”,达奓和陈希烈等人被杀后,还没有回来的“伪官”们因其酷刑太重,众心动摇,苏宗叹息说“崔器错了”。 根据记载朝野遗事的笔记本《谭宾录》,上元年( 760年)崔器得了重病,每天看到达奌珣在他面前诉说冤罪,3天后吓了一跳。
标题:普法:唐代“安史伪官”的六等定罪 地址:http://www.leixj.com/pf/2020/1226/19446.html
上一篇:普法:一个“法家化”的儒家故事
下一篇:普法:民主与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