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干部交流突破“二线惯例”
本篇文章4229字,读完约11分钟
过去,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往往被视为二线,其指导成员大多由党委、政府退休的官员负责,年龄结构大,很少重新就业于党委、政府部门。
2004年以后,这种情况逐渐变化,人民代表大会、政协领导的成员不仅年龄越来越小,而且离开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开始在党委、政府工作。
8实践8年,明显变化
一个潜在的惯例是,大部分正省级官员卸任党政职务,退居二线时,属于人民代表大会或政协。
政协官员调任党政领导干部的例子正在逐渐增加。
根据中央统一战部网站的最新消息,7月31日,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林智敏成为中央统一战部的新任副部长。
现年56岁的林智敏担任中央统战部六局局长、统战部副秘书长等。 整理其履历可知,在统一战部工作其实长达25年。
同样从政协转移到统一战争的是原江西省政协主席张凯瑟琳炯。 今年2月,张先生当选江西省政协主席,但仅三个月后卸任。 截止到6月15日,公布了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这个新职位。
不仅是政协系统、人民代表大会系统的官员,近年来搬出的动态也不少。
2011年1月,在人民代表大会系统工作了三年的前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董明俊有了新职位: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也是这一年,新任青海省委常务委员会王小青发现与董明俊有类似的履历:同样是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的地位,从事了全3年。
长期以来,在中国政坛上,人们的习性是党委、政府视为一线、人民代表大会、政协视为二线。 因为人大、政协的领导成员大多由党委、政府退职的官员负责,年龄结构普遍较大。
媒体报道说,一个潜在的方法是,大部分正省级官员卸任党政职务退居二线时,属于人民代表大会或政协。
但是,据说几年前在地方一级,从船到码头车都到了车站。 张家界市原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唐先琳表示,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时的回忆,当时有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年龄普遍较大,组织上在人民代表大会机关部署干部,越来越多的考虑事项是长椅、端科
同样担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一职的张金华在采访时也提到了当时人民代表大会系统的习性:把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老同志的安置所。
张先生经常思考这个习性,但是中央没有这样的文件,所以除了改变体制,更重要的是习性用途,这是潜在的规则。
香港的《公报》注意到,这种政治规则的一个表现,有些官员一旦进入人民代表大会、政协系统,就不容易重新交流,很少重新就业党委、政府部门,基本上是单向流动。
据新华社2004年10月电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意在大、政协不再是二线。 “决定”说,要逐步加大党委、人民代表大会、政府、政协之间的干部交流。 当时,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说,这意味着党的系统干部和国家权力系统干部之间,实现正常的交流,改变以前那样的干部退出党和政府机关,为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工作的做法。
到目前为止,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和党政干部交流的扩大已经开放8年了,变化也随处可见。
培养政治家的重要摇篮
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干部的对外交流进入了高速公路,越来越多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政协领导进入了新的指导岗位。
根据以往的惯例,领导干部继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政协主席职务后,很少担任党政要职。
惯例正在悄悄地消散。 7月25日,郭金龙升任北京市委书记不久,请辞去北京市市长的职务。 批准之日,王安忆被任命为北京市副市长、代市长。
其实,王安忆于2011年1月就任北京市政协主席。 当时国王54岁。 在来北京工作之前,国王曾经担任过中国共产党甘肃省委组织部长、上海市委副书记。
据很多分解报道,王安石在2011年担任北京市政协主席,实际上肯定了他的业绩,但他的年龄特征是,他有被提拔到更重要的位置的空间。
年龄普遍较大,似乎不能成为人民代表大会、政协系统新人的独特特征。 比如,同样在2011年担任河南省政协主席的叶冬松,当时刚满53岁。 同时,担任山东省政协主席的刘伟也只有53岁。
有媒体注意到这两位新任省政协主席远远比本省的省党委书记省长年轻。 前面提到的董明俊,绝对年轻的60年后,就任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时,年仅45岁。
为了得到新的事例,还有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任亚平、甘肃省常务副总督冯健身,两人分别当选为所在省的政协主席,加入了正部级官员的行列。
这些最近发生的事例无疑打破了以往人们对政治惯例的所有想象:人民代表大会,政协是二线。 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官员普遍老了。 人民代表大会,很难进入政协等。
其实,惯例上的转变发生在2004年,也就是“决策”发行的那一年。
当时发生的一些一直备受称赞的事例是,2004年,时任辽宁省政协主席张文岳调任省长,继任为省委书记。 原山东省政协主席吴爱英也于2003年底被任命为司法部常务副部长,之后就任部长。
值得观察的是,在《决定》颁布后的第二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又转发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进一步发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作用,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度建设的一些意见》。 2006年,中央就加强人民政协就业提出了意见。 两个文件中,可以加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干部对培养交流的表现。
一家媒体说,随后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干部的对外交流进入了高速公路,越来越多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政协领导进入了新的指导岗位。 人民代表大会、政协成为培养政治家的重要摇篮。 一位党建学者这样评论。
完全不是退休干部的配置
地方专职副书记兼政协主席现象也是政协行业比较明显的变化。 评论认为这表明了对政治协商会议工作的重视,增加了政治协商会议的话语权。
与人民代表大会系统相比,政协系统从工作本身上与统一战争工作有很多交叉,特征显着。
例如,林智敏在就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之前,有25年的统一战争经验,转战政治协商会议后不久,立即回到了统一战争。
现在的江西省政协党组书记黄跃金在统一战争从事政协工作期间,经过了一些辗转。
2000年,黄跃金由上海市政府秘书长晋升为市政协副主席兼统战部长。 2003年,被任命为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许多评论认为主持省政协工作的理想候选人应该是从事过统一战争和政协工作的官员。 黄跃金确实是典型的理想人选。
据新华网报道,今年5月31日,黄跃金作为江西省政协党组书记到南昌市进行了深入调查。 这也是黄跃金在媒体上首次登上该职位。
根据 统计,在黄跃金之前,中央实际空降了多个省政协主席。 例如,2004年底,原黑龙江政协主席韩桂芝因违法违纪被解决,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王巨禄就任黑龙江政协主席,直到2011年退休。
很明显,这样空降、调职的省政协主席,其任用理由与退休干部的配置完全不同,应该是在充分考虑相关部门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
另外,地方专职副书记兼政协主席的现象也是政协行业比较明显的变化。 评论认为这表明了对政治协商会议工作的重视,增加了政治协商会议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另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至少有11名省委副书记兼任政协主席。
经过几年的干部调整,许多地方政协主席开辟了新的道路。 他们在任职期间没有退休,而是再次担任党政领导职务。
据南周末统计,从地方政协副主席调任党政要职,如长沙张迎龙,2006年加入常务委员会,今年开始就任长沙市委副书记。 广州曹鉴炽2007年当选广州市副市长,湖北段轮一2008年当选副总督,海南省肖若海2006年当选省委常务委员会,现为省委常务委员会、政法委书记、群工部部长。
安徽沈素珲、河北田向利也于2011年成为政协副主席兼统战部长,成为省委常务委员。 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胡幼桃从2012年2月开始就任副省长。
现在的广东省长朱小丹从政协副主席到政府正职为数不多,2003年从省政协副主席调任省委常务委员会,进入省长职位。
基层交流需要常态化
有些年轻的人民代表大会干部由于长期从事服务业,没有受过良好的训练,成长缓慢,因此暂时难以沟通。
与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官员高层流动加大开放相比,人民代表大会、政协系统的基层交流显然更困难。
湖北秭归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研究人员韩永彪写了复印件,论述了人大基层干部交流困难的原因,他说有些年轻干部进入人民代表大会后,只是在人民代表大会等地退休,人大机关退休的老干部很多
他解体了,有些年轻人进入人民代表大会后,很难精通经济工作,交流时,通常很少考虑,年轻人不能再出机关了,总是要在人民代表大会上。
人民代表大会系统内的年轻人的状况,使他担心过。 他指出,一些年轻的人大干部由于长期从事服务业,得不到良好的运动,成长缓慢,因此暂时难以沟通。
另一个课题是,在人民代表大会、政协机关,位于中层的各委员会(室)的负责人很难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或政协副主席。 同样的问题,在党政机关不是问题,后者的相当一部分可以晋升为党委、政府的副官。
据报道,目前一些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机关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
其实,许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系统关注上述问题的存在,并对比采取了处理方案。
比较典型的,如湖南省冷水江市。 该市建议2001年担任代表后成为官员,制度化。
据 报道,该市2001年由乡镇轮流担任,24名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正副主席中,共计22名易位担任党政要职。 2003年市级更替,5名名人干部被提拔为副市级领导岗位。 2004年乡镇班子调整,人大干部交流面达到75%,其中提拔16人重复使用。
报道称,冷水江市的现象与时任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要领导人钟芝明的政治权威密切相关。 但是钟芝明认为理性的制度更重要。
钟芝明说,多年来,冷水江市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的配备、人民代表大会干部的选拔,在年龄和素质上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常务委员会推荐给市委的,奠定了基础。
不可否认,我们的推荐很强大,也很讲究艺术。 一是常务委员会党组轮换时,对人民代表大会干部全面考察理解,向市委提出对比意见和建议。 二是常委会负责人经常与市委领导交换人民代表大会干部的成长情况,加深市委对人民代表大会干部的理解。 三、请市委领导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的重大活动,方便市委发现人才。 钟芝明说。
但总体来说,人民代表大会、政协系统干部对外交流的场所突围,力度尚有限。 有报道说,在很多地方,还是为贯彻上级的精神做了一些安排,交流没有常态化。
标题:热点:干部交流突破“二线惯例”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415/49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