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中建功立业——中国法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来从业综述
本篇文章2890字,读完约7分钟
3月19日至20日,中国法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全国法学法律界的一次盛会。
过去5年来,在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法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从业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动新时代法学会从业不断开革新局面。
中国法学会第八次全国委员代表大会
加强政治领导
密切团结法学法律工作者
以习大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周边
法学会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法学法律从业者的桥梁纽带。牢牢把握政治性这一灵魂,做好对法学法律界的思想政治引领从业,是贯通法学会的一条红线。
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研究中心,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革新快速发展规划等重大课题,组织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丛书……
5年来,中国法学会一再以习大大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术统一思想认知、聚集最大共识,通过论坛、年会、研讨会、课题研究、专题调研等形式,充一个个地发挥法学会意识形态重要阵地作用,组织引诱法学法律从业者,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服务党和国家从业大局。
一再党的领导是做好法学会从业的根本保证。年3月,河南省法学研究领域党委成立。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研究领域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法学会系统探索基层党建新方法,不断完整党建带会建制度机制。目前,中国法学会所属55个研究会所有树立党的组织,1000余个地做法学会成立了党组,吉林、山西、河南、广西等地实现市县法学会党组全覆盖,政治建会成效明显,为筑牢法学法律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发挥了定盘星的作用。
中国法学会第七届会长王乐泉
中国法学会第七届常务副会长陈冀平
推进再改革
继续巩固事业基础
年5月,包含37项改革举措的《中国法学会改革方案》正式印发,标志着法学会系统改革全面铺开。
围绕增强三性、去除四化,法学会基层基础不断夯实、从业覆盖不断扩大、改革成效不断呈现
法学会个体会员由19.8万人增至72万人,团体会员由9632个增至21000多家;地(市、州)法学会从318个增至410个,县级法学会从475个增至2639个,四级法学会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优化所属研究会体系结构,将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拓展为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法制文学研究会拓展为法治文化研究会,新闻法学研究会拓展为互联网与新闻法学研究会……
省级、副省级法学会所属研究会达到970多家,立足当地、研究当地、服务当地,形成了一大批接地气的研究成果,有力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在地方,各级法学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举措也紧跟时代推陈出新,以领导干部为要点组织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推动法治宣讲进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面向青少年的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足迹遍布全国。
据统计,全国法学会系统共成立关联法律服务机构约27万个,广覆盖、有特色、常态化的公益性法律服务体系制度日益完整。在哈尔滨,法律诊所为基层群众提供五诊式法律服务;在广东,中立法律服务社以第三方身份参与矛盾化解;法治文化街巷法治文化长廊更是遍地开花……
通过改革,实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要有自己的组织,如何有利于做好从业、就如何建组织,法学会组织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中国法学会第七届副会长兼秘书长鲍绍坤
△中国法学会第七届副会长张鸣起
△中国法学会第七届副会长张文显
△中国法学会第七届副会长王其江
△中国法学会第七届副会长张苏军
盛行法学研究
发挥法治高端智囊团功能
过去的5年,是我国法学事业快速发展最迅速、成就最丰硕的5年。
中国法学会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术布局中的要点难点问题,通过招标、委托形式明确1600多项课题,形成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实践性的成果。精心组织中国法学家论坛、中国法治论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发挥学术引领功能。
7家法治研究基地和15个法治研究方阵围绕各专门法治行业的要点问题开展智库研究,积极资政建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研究中心为枢纽、以所属研究会为基本依托、以法治研究基地为重要支撑、以《要报》和专项研究咨询报告等为形式载体的中国法学会智库体系基本形成。
大智立法。年1月,中国法学会创办立法专家咨询会平台,就民法总则、刑事诉讼法、慈善法、互联网安全法等109部法律、33部行政法规和7部重要部门规章进行研讨,撰写的立法咨询报告总计超过430万字,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
与此并且,组织召开20多场司法改革专家咨询会,对《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等20余件司法改革文件进行了论证,对北京市、深圳市司法改革从业进行整体性判断,对首批司改试点省份进行要点判断,努力当好全面依法治国的智囊团思想库。
一场场学术会议助推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步伐,一个个研究成果见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一组组详尽数据记录着法治中国的建设……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等评选活动有序开展,众多政治信念坚定、治学态度严谨、学术成果突出的法学法律界典型代表不断涌现,推动法学研究事业繁荣快速发展。
深化法学交流
法学法律交流的WeChat的力矩越来越大
我们呼吁,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大体上和国际法,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推进‘一带一路法治合作……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年7月2日至3日,来自40多家国家和10多家国际组织的300多名官员及法律和实务界代表齐聚北京,见证了《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共同主席声明》的发表。
围绕外交从业大局,中国法学会与商务部合作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人才研修班非洲国家经贸法制建设部级官员研讨班,推动亚太法协成立一带一路常设委员会……民间对外法学交流主渠道作用日益彰显。
5年来,中国法学会一再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组织87个专家代表团赴国(境)外访问,接待80多家国家和地区3300多人次来访交流,举办各类国际会议、涉外研讨会126次。
为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递中国法治好声音,中国法学会举办了30期国际法律人才研修班、研讨班,涉及30多家国家和地区,1054人次踊跃参与。
同港澳台的法学法律交流合作也亮点纷呈。举办内地与港澳法律研讨会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等活动,推进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积极组织涉台专项课题研究、学术座谈会、赴台短期研修、交流互访等,常态化举办两岸和平快速发展法学论坛,召开两岸法学交流合作30周年纪念研讨会,运用法治方法巩固和深化两岸和平快速发展。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法学会必将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从业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中建功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更大力量。
标题:热点: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中建功立业——中国法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来从业综述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411/47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