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专家学者共议法治人才培养

热点:专家学者共议法治人才培养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4-03阅读:

本篇文章1220字,读完约3分钟

日前,郑州大学法学院举办了建院40周年纪念活动以及国家管理现代化和法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高端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30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和200多名毕业生,共同协商了中国法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大计划。

热点:专家学者共议法治人才培养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优秀的法治人才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更优秀的法治人才。 清华大学国家管理研究院院长王振民说,应该结合历史和现在的疫情防控经验,以法律形式记载历史,为人类战胜疫情提供经验。

热点:专家学者共议法治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院长肖金明认为,国家管理现代化需要一流的法科人才,法律学生关注国家管理的现实问题,重视公共政策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特别是党规国法的重构,不要以民法为契机重新认识公法与私法的关系

热点:专家学者共议法治人才培养

贵州大学法学院的孙志熙教授说,现在为了推进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有必要研究和处理西部在地区条件下限制法律顾问制度在农村地区推进等基础管理的一些突出问题。

热点:专家学者共议法治人才培养

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张秀全说,法学研究不应该只重视重大项目课题的难关,而应该研究社会管理和人们生活中的问题,特别是实践中的法学前沿问题、社会管理问题。

热点:专家学者共议法治人才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逸认为,对于国家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民法编纂过程中没有参考经验,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这个过程也是验证中国民法解释力的过程。 进入后民法时代,在民商法治体系中,构建中国民法的解释力、应答力、想象力都很重要。

热点:专家学者共议法治人才培养

上海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凤章认为,培养中国的法治人才是塑造中国的未来,除了法律知识的传授外,还应该重视法律伦理和法治思维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民法教育,增加课程设计上民法的课程时间

热点:专家学者共议法治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应该重视多元化

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黄瑶说,国家管理现代化是法学教育改革的制度背景,大学法学院应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构建国内外交流对话机制。 在课程设置方面,立法学学科兼顾合法性和合理性,以复合型课程定位培养决策型人才。 在教育做法中,要运用立法模拟论证会、立法调查、起草法规草案等方法,重视实践育人,通过两师制的设置兼顾理论和实践教育。

热点:专家学者共议法治人才培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张世君将思政纳入教学课程是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评价标准和考核指标,以培养德法兼修、德才兼备的法律人才为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本科教育,专业 在国家管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培养卓越的法治人才应该从艺的美德、职业伦理和法律素养方面提出要求。

热点:专家学者共议法治人才培养

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曹险峰认为,法学教育不仅限于学科管理,应该面向整个社会,为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素养和背景知识。 另外,法科人才培养改变了过去法学研究中审判员的想法,重视多样性培养,立足中国进行法学教育。

热点:专家学者共议法治人才培养

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苗连营说,未来10年,大学法学院应进一步完善一流法学学科培养建设计划和机制,加强学科组织结构建设和制度保障,在一流学科建设中迅速发展整个学院。 完全激励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培养和引进优秀学者和青年人才。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度涉外法治人才。

标题:热点:专家学者共议法治人才培养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403/45713.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