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平等就业权纠纷怎么解?
本篇文章2286字,读完约6分钟
命令企业书面道歉… …
图片来源互联网
最近
广东珠海一房地产企业职工钟玲(化名)
拿到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书
认定企业侵犯平等就业权
怀孕引起的平等就业权纠纷
年1月5日,出生于1978年的钟玲入职珠海一房地产企业被分配到珠海某学校的物业管理监测员,工资3750元。
2月20日8点,钟玲夜班结束后,通过孕检棒检查发现自己怀孕了。 身体不舒服,她去医院检查,给房地产企业杜经理打电话请假,但对方不允许。
2月21日,她上班被门卫拦住,放在单位的行李也被丢弃了。
2月23日钟玲向房地产企业邮寄了《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关系的通知书》,但企业收到后没有回应。 3月13日,钟玲申请了劳动仲裁。
3月30日钟玲自然流产,自行休息1周后,4月8日珠海上冲医院发行了《疾病诊断书》,诊断为完全流产。 此后不久,她向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起诉了企业。
图片来源互联网
香洲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此案是侵权指控,钟玲主张的孕期、产假工资损失、生育医疗费是其平等就业权受到侵害后发生的经济损失,不经过劳动仲裁手续,可以通过侵权诉讼案解决。
企业认为钟玲被开除的理由不是怀孕,而是在试用期内经常迟到、早退,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不符合录用条件。 在被解雇前,钟玲也口头提出了离职意向。
法院明确表示,钟玲提出辞职是在春节期间,人手紧张,企业不同意。 企业也确认了去年1月、2月都因钟玲迟到而没有扣除工资。
图片来源互联网
对此,法院认为,1月钟玲提出辞职时,企业因人手不足而不被允许,但在得知怀孕后马上辞职,显然与此前的辞职请求没有因果关系。 另外,与钟玲怀孕前的迟到行为相比,企业没有进行任何处罚,但知道怀孕后辞职,企业认定钟玲辞职的原因是怀孕,可以构成钟玲平等就业权的侵害。
法院判定违反劳动法,侵犯平等就业权。
10月22日,香港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让房地产企业向钟玲提出书面道歉,赔偿孕期工资损失2064元,未休产假工资损失1875元,精神损害抚恤金1万元。
年12月12日获悉,最高人民法院新增平等就业权纠纷是从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 这个案件是这个新案件在广东省的第一次司法实践。
图片来源互联网
香港法院法官确定此类案件由侵权纠纷(人格权纠纷)解决,与劳动争议纠纷区别开来,侵权纠纷直接诉讼即可,劳动纠纷需要仲裁前置。 法院认定侵犯平等就业权的,必须根据侵权责任法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但劳动争议纠纷多以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等为中心展开。
在此事件成立之前,工人通常是‘ 劳动争议纠纷或‘ 通常,人格权纠纷应对在招募、录用、劳动合同解除环境中受到的不平等应对问题。 这个案件承包法官解释说,以前很多例子是应聘者在招聘中遭遇就业歧视,但在这个案件中,房地产企业非法解雇钟玲,不仅违反了劳动法等相关规定,而且侵犯了她的平等就业权。
作为房地产企业的职员,钟玲怀孕后应该得到特别的保护,但房地产企业得知怀孕后马上辞职了。 她作为孕妇受到就业歧视,人格权受到侵害,其主张感到相当的精神痛苦符合常识。 接受法官说。
图片来源互联网
目前这家房地产企业正在上诉。 11月12日,钟玲宣布,将继续维持自己的平等就业权。
另外,23岁的小闫是河南人,今年来浙江杭州迅速发展。 7月3日,她在一个求职网站上看到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企业招聘人,投递简历,应聘法务和会长助理两个职位。 7月4日,她收到浙江喜来登度假胜地有限公司的答复说她不适合上述两个岗位。 不合格理由一栏只写了河南人的三个字。
只是因为自己是河南人而被拒绝,就很生气。 小闫先生经过慎重考虑,她决定起诉浙江喜来登度假有限企业。 理由是该企业的录用者有地区歧视行为,违反就业促进法第三条劳动者就业,不受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歧视,以及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不招募人员,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
严重侵犯平等就业权必须追究法律责任
我国于2007年颁布了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有关部门作为市场监督者,要继续加大监督力度,规范公司用人单位的行为,更好地维护工人的就业权利。
女职工怀孕后撤职。 这是赤裸裸地侵犯女职工平等就业权的行为。 这个例子也为其他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审理此类案件提供了良好的榜样。
早在今年2月,人社部、教育部等9部委联合发布了相关通知,在向各种使用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制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新闻、人员招聘过程中,不得以性别和性别优先顺序为理由限制女性就业 这一措施使女求职者抵制土政策触底,但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采用一些隐蔽的方法,使被侵权的员工找不到把柄,难以获得维权。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专家认为保护员工平等就业权刻不容缓,另一方面,监督管理部门提高对使用者的监督力,及时纠正怀孕即限制生育等内部违法规定,对严重侵犯平等就业权的使用者进行严厉处理 另一方面,各地工会、妇联等组织也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遭受侵权的女职工,以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与使用者价格增加的问题相比,可以通过政府层面探索生育价格的社会分配措施,或者政府直接给予使用者财政补助金等方法,减轻使用者的雇佣价格。 这有助于使用者积极保护员工的各项合法权益。
这个怀孕解除了赔偿的例子,请使用者敲响警钟,不要为了省钱而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 否则,终究要来吃诉讼败诉,弥补损失。
要创造良好的就业生态,需要全社会长时间努力推进。 希望很多人一起出力,做很多管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来源:工人日报、华商网-华商报、中国甘肃网等整理:李俊)
标题:热点:平等就业权纠纷怎么解?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31/4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