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化危为机,形成新的革新创造大潮
本篇文章878字,读完约2分钟
世界上由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冲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预测世界将面临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次疫情的冲击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与以往的经济危机相比,是生产生活中断,衣食住行、就业受到影响的直觉。 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运行的双重压力下,世界经济的前景似乎很焦虑。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疫情对经济的第一冲击类似于自然灾害,损失是暂时的。 及时慎重的再生产有助于减少这样的损失。 现在很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恢复经济,修复暂时的冲击,对抗结构性的冲击。 其效果取决于疫情防控的进展、国家管理能力乃至全球管理系统。 从长期来看,应该对疫情中以及疫情后的世界经济持乐观态度。
对于疫情的冲击,人们没有后退,而是用抵抗和适应的方法开辟了新的生产和生活。 例如,我们启动了前所未有的全球远程办公室实验。 当这种模式在疫情防控中受到考验时,预计随之而来的是全民新闻化、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刻全面思考,以及多阶段的新诉求。
这个例子可以解释为,在多元适应性系统理论的分解框架下,人类经济社会这个系统受到疫情等外部冲击后,自我适应,产生新的生产模式。 这证明瘟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在世界经济上引起像积木重建一样的新变化。 如果把疫情发生前开始积累的改革创新势头和疫情发生后人们受到激励的改革创新力量结合起来,就有可能出现新的人类之光。
从现在开始疫情结束后,这样的出现有可能陆续出现。 例如,新老技术的融合将夕阳产业变成朝阳产业。 在疫情发生之前,这种变化很明显。 在日本,手表防振技术、数字成像技术等过去的黑色技术被重新发现,插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的翅膀,创造智能紧固件、皮肤癌诊断装置等数字时代的新设备。 这表明,曾经流传下来的产业不一定老,万物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以传感、互联、智能为基础的新工业、新基础设施成为世界标准。
展望未来,数字化的地球可能会出现在人们面前。 从第三次产业革命到第四次产业革命的转折点,人们以危险为契机,形成了新的创新创造大潮。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标题:热点:化危为机,形成新的革新创造大潮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6/41070.html
上一篇:热点:生态旅游要一再保护优先
下一篇:热点:做减法 保就业添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