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黄河源头: 地绿、水蓝、人增收

热点:黄河源头: 地绿、水蓝、人增收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3-12阅读:

本篇文章859字,读完约2分钟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玛多县,海拔4610米的琐采山顶上竖立着高3米的铜制牛头碑,碑上用藏汉的两种复印件写着“黄河源”。 这里是中国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腹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之源。

热点:黄河源头: 地绿、水蓝、人增收

玛多,藏语的意思是“黄河源”。 20世纪80年代初,马多尔县是全国第一个富县。 当时,这个以草原畜牧业为基础的纯畜牧业县,人均收入500多,全国人均收入超过100多。 当时马多尔县的总人口不到9000人,但牛和羊等家畜的总数达到了79万头,平均每人近90头。

热点:黄河源头: 地绿、水蓝、人增收

但是,由于过度放牧,20世纪90年代,马多尔县的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草场沙化,湖泊干枯。 生态退化也恶化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草原上没有草,家畜大量饿死。 居民住在黄河的源头,但要打水必须走20公里以上。 从前的“首富县”成了“贫困县”。

热点:黄河源头: 地绿、水蓝、人增收

2005年,国家开始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一期工程。 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开始试行。 玛多县也从2003年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项目,像保护眼睛一样开始保护环境。

热点:黄河源头: 地绿、水蓝、人增收

玛多县马查理镇生态保护站干事朱彦武介绍说,目前生态保护是各级政府的最大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曾经保护区有很多被咬的裸露土地,野生动物很少见。 现在保护区到处都是绿色的,野驴、羚羊、鹰、野鸭、雁、狼等动物很多。 ”。 朱彦武说。

热点:黄河源头: 地绿、水蓝、人增收

根据合作社的集中养殖模式,很多牧民成为草原生态管理员,除了每年的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外,牛和羊的养殖减少了,但牧民收入明显提高了。 牧民们成为推进生态保护的最积极的主力军。

热点:黄河源头: 地绿、水蓝、人增收

“现在,如果遇到畜牧和偷猎等行为,牧民们会主动阻止,像保护自己的财产一样保护生态。 ”朱彦武说,生态保护管理前后的差距使牧民们认识到生态管理的重要性和利益,认识到生态环境才是依赖他们生存之家的最重要保障。

热点:黄河源头: 地绿、水蓝、人增收

这只是三江源生态保护的缩影。 据介绍,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与体制试验初期相比,水源涵养量平均提高了6%以上,草地覆盖率提高了11%以上,草产量提高了30%以上。 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强,黄河焕发着更年轻的活力。

标题:热点:黄河源头: 地绿、水蓝、人增收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2/40125.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