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汽车业前三季度盈利“降”声多 车企多数业绩下滑
本篇文章2091字,读完约5分钟
原标题:汽车行业第三季度利润“下降”呼声较多的汽车企业业绩下降。
10月下旬以来,车企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密集“发布”,多家车公司的成绩“下跌”,受益公司的业绩也往往不及去年同期。 另外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月~9月汽车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2%,为58022.7亿元。 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6.6%,为3734.6亿元。
多数业绩下降
据长安车预报,第三季度净亏损从24亿元减少到28亿元,比上年减少306.35%~340.74%。 一汽汽车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2.36亿元~2.96亿元,预计去年同期盈利1.35亿元。 一汽夏利继续被困在亏损中,1月~9月净利润亏损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49亿元。 同样痛苦的是众泰汽车和力帆股。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众泰汽车净损失额为7.6亿元,比上年减少28.3 %。 力帆汽车状况更差,净亏损约26.33亿元,同比下跌2064.56%。 出售不动产救助的海马汽车,预计前三季度损失1.64亿元至~2.44亿元。
年前第三季度,东风汽车实现了99.42亿元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7.57%,而净利润则为3.32亿元,同比减少19.76%。 上汽集团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5853.45亿元,同比减少13.25%,净利润207.93亿元,同比减少24.86%。 广汽集团财务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收益426.8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19%,净利润63.35亿元,同比下降35.75%。 江铃汽车第三季度总收益约204.08亿元,同比增长1.08%,净利润约1.58亿元,同比下降27.93%。 北京汽车1月~9月营业总收入1380.30亿元,比上年增加14.8%,净利润30.04亿元,同比减少21.1%。 金龙汽车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8.41%,净利润7814万元,同比减少9.08%。
业界专家表示,“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环境差”和“国五和国六排放标准切换”是第三季度车企利润下降的普遍原因。 另外,现在的汽车领域处于变革阶段,自主企业品牌纷纷加速变革升级进行资本投入,但从整体市场占有率来看还没有享受相应红利的拐点。
少数车企“飘”
预报说,少数车企在车市冬天带来了温暖。 今年第三季度,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625.78亿元,母企业股东净利润29.17亿元。 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约为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7%。 与业绩相呼应的是长城汽车的市场表现。 第三季度长城汽车四大企业品牌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01%,为72.4万辆。
同样业绩“预喜”的商用车企业中国上汽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92.6亿元,同比增长12%,为8.2亿元。 宇通客车前三季度实现收益208.62亿元,同比增长7.68%,净利润13.25亿元,增长10.62%。 福田汽车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54.31亿元,同比增长13.93%,净利润2.58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6.9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前三季度的收益比上年增长5.44%,为938.22亿元。 净利润15.74亿元,比上年增长3.09%,成为行业数量少的第三季度实现收益净利润倍增的公司。
另外,江淮汽车第三季度收益比上年减少2.4%,为371.9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3%。
上下游公司
年汽车领域掉头以来,给整个市场带来了巨大打击,很多人失去了信心,与整车密切相关的上下游公司也陷入了困境。 最近,汽车销售领域的上市企业也相继发表了最新季报,整体变动趋势与整车公司基本相同。
汽车经销商大型公司广汇汽车,受年前第三季度毛利率下降、财务费用增加的影响,收益同比增加1.47%,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减少28.76%,业绩增长率低于预期。 国机汽车收益和归属于上市企业的净利润均下跌,幅度分别为8.90%和15.64%。 今年上半年,在13家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中,净利润水平仅比去年同期高3家,其余公司均减少到不同程度。
市场继续勘探,制造商的压力转移到下游经销商,提高经销商的车的任务量增加,库存的压力增加,为了保证销售任务完成,经销商提高促销力降价销售是普遍的步行手段。
除了下游公司会受到影响外,整车上游零部件公司的状况也不理想。
迄今为止,在发布季报的汽配上市企业中,仅宁德时代、宁波华翔、岫美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加,华域汽车、均胜电子、中鼎股份、自在钱潮、拓普股份、德赛西威、万里扬、四维图新等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东安动力的收益和利润两极分化,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3.15%,为12.68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利润为0.0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7.76%。
汽配公司利润下降的原因除了受到整车市场的影响外,由于原材料的上涨价格压力明显增加,利润空间变薄了。 另外,根据业界相关人员的解体,汽车产业处于技术转型期,零配公司对新产品开发投资增加,在短期内对利润也会产生狭窄的影响。 各种迹象表明,车市还没有过冬,车企的淘汰赛正在加剧。 (李永钧)
标题:热点:汽车业前三季度盈利“降”声多 车企多数业绩下滑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1/3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