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严格学术纪律 科研队伍容不得混文凭

热点:严格学术纪律 科研队伍容不得混文凭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3-05阅读:

本篇文章1366字,读完约3分钟

“没有真正能力的浑水摸鱼者混入学术团队,不仅有损学术竞争的公平,还可能危害科研创新事业的大局。 有一点不正当行为的研究者有可能成为科研机构的管理者。 他们的个人品行可能会影响所在机构的学术风气。 ”。

热点:严格学术纪律 科研队伍容不得混文凭

最近,由于抄袭了论文,解放军疾病预防管理处的前所长黄留玉被取消了博士学位。 据报道,陆军军医大学发表了《关于取消黄留玉博士学位的决定》,原第三军医大学2004级军招博士研究生黄留玉与原军事医学科学院2000级博士研究生史兆兴学位论文复印件部分重复,学术不端,取消博士学位

热点:严格学术纪律 科研队伍容不得混文凭

近年来,学术不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这方面是因为随着建设创新型社会的理念的普及,社会越来越重视研究者的真正创新能力,学术评价的标准也相应变得实用,挤出论文中的“水分”成为社会共识。 另一方面,由于学术界对公平正义的渴望高涨,通过模仿取得学位、获得职务晋升的科研人员越来越少,新媒体的兴起也促进了外部监督环境的改善。

热点:严格学术纪律 科研队伍容不得混文凭

值得观察的是,许多学术不端问题发生在科研人员的学生阶段。 在一小部分学者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出现了模仿、舞弊等学术不端的问题。 其中一些从名校毕业的年轻学者有时会卷入模仿风波。 比如北大史系博士用艳茹论文模仿。 今年年初,吵闹的年轻演员翟天临博士论文被模仿,再次引起了学术规范的大讨论。

热点:严格学术纪律 科研队伍容不得混文凭

黄留玉博士的学位模仿事件一定丰富了上述感到羞耻的名单。 查阅黄留玉发表的论文,他在读博士时已经工作了多年,其大量学术成果将在2004年读博士后发表,这个博士学位的学习经验和后来的博士学位,对他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热点:严格学术纪律 科研队伍容不得混文凭

从本科生到硕博研究生,再到博士后成熟的科研工作者,有的学者的学术经验事实上是一贯的,分不开的。 许多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在研究生阶段已经积累了关联,本科阶段也确立了学术志向、有趣。 如果一个学者受教育时不规则,怎么能保证以后的学术成果是真实可靠的呢? 他怎么解释自己继续科学研究的实力?

热点:严格学术纪律 科研队伍容不得混文凭

如果没有真正能力的浑水摸鱼者混入学术团队,不仅会损害学术竞争的公平,还可能危害科研创新事业的大局。 像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前所长黄留玉一样,有不正当行为的研究者有可能成为科研机构的管理者。 他们的个人品行可能会影响所在机构的学术风气。 如果他们的研究能力明显缺乏,显然会影响附属机构的学术成果和价值评价能力。

热点:严格学术纪律 科研队伍容不得混文凭

因此,加强对学生学术规范的教育已经成为多个大学、研究机构的共识。 例如,清华大学最近发表了新版《清华大学学生纪律处分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学位论文、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有模仿、篡改、伪造等情况,情节严重的情况下。 或者代书,别人代写学位论文,买卖学位论文的,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给予退学处分。

热点:严格学术纪律 科研队伍容不得混文凭

学生对学术不轨行为的“零容忍”也是加强大学教育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中国高校遵循“严进宽出”的培养路径,混毕业、混文凭成为普遍的问题。 现在严格学术论文、学术作品的规范,无疑是大学加强教育问题应具备的意义。

热点:严格学术纪律 科研队伍容不得混文凭

对很多学者来说,他们在学生时代必须系好科学研究生涯的第一颗扣子。 在学生时代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性,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将给其未来的科研事业带来无限的利益。 相反,学生时代缺乏对学术规律的恐惧,没有观察到养成良好的习性,即使学位“混杂”下来,其将来的研究事业也不可避免地缺乏定性和恒心。 有志于科研事业的年轻人都应该以此为戒。

标题:热点:严格学术纪律 科研队伍容不得混文凭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5/38641.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