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马明哲:金融的核心是风险管控
本篇文章2863字,读完约7分钟
在前几天闭幕的全国金融事业会议上,习大总书记发表了重要演说,全面展开了现在和今后的某个时期的金融事业。 作为中国三大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之一,中国平安在企业内部以各种形式,组织学习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企业认真研究,深入理解,坚定执行,将思想和行动统一为中央对金融工作的战术部署。
建立国际最高标准风险管理体系,是“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基础
金融风险对策
习大总书记的重要演说深刻揭示了金融的精髓和核心。 中国平安要求金融公司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和宗旨,以强大的风控能力为基础,继续深化金融供给方的结构性改革,降低公司融资价格,满足人民大众金融服务的诉求,深耕普惠金融
“金融活动、经济活动金融稳定、经济稳定”,对我们所有的金融官员来说都是先下手为强,要求我们牢牢抓住风险防范工作,提高风险防范的前瞻性和比较有效性。
——用“双后卫+守门员”的251系统全面管理风险。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安全地建立了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全面风险管理系统“251”的风控系统,该系统使中国比经营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具有更强的风险管理能力。 年金融稳定理事会( fsb )公布了9个全球系统重要保险机构( g—sii )名单,中国平安是迅速发展的中国国家和新兴保险市场唯一入选的代表,国际社会对中国平安风险管理体系表示肯定。
平安“251”风控系统,具体而言,“2”是指集团和专业企业的双重风险矩阵管理机制。 “5”是新闻安全、资产质量安全、资金流动性、合规操作、企业品牌声誉的五大风险控制支柱,通过这五大支柱,实现自上而下、自端到端的风险控制。 “1”是指统一的风险监视和经营检查平台。
这种风控系统的最大优势是“双重规制”,其本质是“法规+1”,即在确保子企业遵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监督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集团层面的规制。
——在网络金融的“潮流”中保护安全的基础。
年8月,他发表了“99%的网络金融是‘皇帝的新衣服’”的意见。 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缺乏金融风控技术和经验,希望利用互联网潮流进入金融行业获得暴利,这个行业变得浑浑噩噩。
网络金融要实现安全、健康的迅速发展,金融风气控制能力很重要。 网络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金融的核心是风控。 金融企业了解专业、善风控制、规律,其主导的网络创新几乎没有问题。
迄今为止,发生重大风险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由泛亚、e租宝等非金融机构主导和经营。 如果平台没有金融业经营和风险管理的经验和能力,风险的发生只是早晚的问题。
中国是2011年成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陆金所,遵守金融规则和风险基础,其制定的产品风险识别系统( kyp,know your products )和顾客风险识别系统( kyc,know your cuss ) 在资产方和资金方实现投资者的妥善管理,确保网上产品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使适当的产品匹配适当的投资者,实现“购买者自负,销售者的责任”。 成立以来,陆金所从未有投资者利益受损的风险。
我们建议鼓励持有卡的专业金融机构投资网络金融,建立金融科技准入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的网络金融平台。
“帮助低收入者借款”“帮助微型公司造血”
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服务实体经济首先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微型企业、“三农”和远程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随着金融科学技术的出现,金融服务可以跨越时空和地区,廉价高效地进入农村。 例如,陆金所平台上的资金4/5来自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大城市,4/5的借款来自三四线城市,特别是青海、甘肃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将来陆金所会更深入农村,真正做的是“欠低收入者的钱”“节约低收入者的钱”。
平安集团整合麾下联营公司金融资源成立的平安普惠业务集群,重点为小微公司、“三农”及需要资金的中小创业企业提供金融资源支持,比较有效地缓解这类公司的“融资难、融资高”问题。 六年来,平安普惠提供的融资服务余额接近2500亿元。
中国平安下属的前海征信企业通过信用保险经验模型、大数据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微型公司和缺少征信数据的人们提供服务。 目前,前海征信为包括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在内的2200多个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服务。
长期以来,中国通过下属的保险、银行、信托、证券及资产管理等业务,不断把金融资源配置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点行业和薄弱环节。
截至2009年6月底,平安通过基础设施债券和股权投资计划、铁路建设基金优先股等方法,投资实体经济余额超过1100亿元,其中包括相关国家计民生的南水北调工程和服务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高速公路、铁路、城市 中国平安是京沪高铁项目除铁外的最大资本支持者。
过去三年,平安银行与各地政府签订了几十项战术合作协定,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要点支柱产业升级改造,合计协议金额超过2万亿元。 近一年多来,平安信托在基础产业建设、公共事业行业落地50多个政府合作项目,其中一半以上用于支持中西部省。
支持政府的“结算”、“削减成本”,防止地方债务风险,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录用效率
为金融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
金融与实体经济、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相互促进。 推进金融改革,利用新技术和手段扩大服务范围,积极配合财政金融管理、医疗健康保障体系等改革,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术等,站在更高层次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构建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支持政府结算。
陆金所利用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联合国家财政部中国财政研究院和国际咨询顾问麦肯锡、缅甸威,经过两年的研发,构建了“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成为国家地方财政管理体系的重大创新 现在这个平台在国内的一些城市宣传。
今年6月30日,这个平台在南宁市成功,得到了国家财政部和有关部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等的充分肯定。 该项目在全国首次实现政府对公共资产负债的全面动态预警、管理和监测,可以比较有效地预防国有资产行业腐败,有助于地方政府科学调整负债的规模和结构,防止和解决地方债务风险。
——构建智能医疗保险管理云平台,节约政府的钱。
中国平安不仅在金融业努力推动科技应用和平台建设,而且利用自身经营迅速发展商业健康保险20多年的技术、数据和经验,在医疗健康管理行业进行了一些成功的探索。 其中一个创新是智能医疗保险管理云平台。
从8年前开始,中国顺利投入数十亿元,将国际领先的健康保险经营系统与医疗健康大数据技术相结合,为厦门、深圳、重庆、长春、广州、北京等城市提供智能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目前,该服务为全国220
智能医疗保险管理云平台利用中国平安的医院管理、医生管理、药品管理和健康文件管理的特点,在“医疗费审查服务、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服务、基础办理服务、结算服务”四个行业,大数据、欺诈防范
金融业贯彻执行“金融风险防控、实体经济服务、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都任重而道远。 其次,平安集团在确保经营安全和风险控制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效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是中国平安集团会长)
标题:热点:马明哲:金融的核心是风险管控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4/38373.html
上一篇:热点:学术丛林里矢志革新
下一篇:热点:中国制造的质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