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实业家郭培正: 从“卖油郎”到“辣椒王”
本篇文章2222字,读完约6分钟
郭培正在查公司的辣椒加工生产线。 隋丽君摄影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成通讯员隋丽君
人物小传
郭培正,1946年出生,山东胶州人。 1969年退役后,他致力于提取家乡的财富。 郭培正从小香油工作室开始,经过近40年的努力,开拓创新,使青岛柏兰集团有限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以芝麻、辣椒为主要原料的现代化大型农副产品加工公司。 目前公司资产达10亿元,员工达320人。
他先后被授予“胶州市优秀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青岛市优秀乡镇公司家”、“农民工创业领袖”、“2008中国公司创新优秀人物”、“青岛柏兰光辉小学名誉校长”等荣誉称号。
从一辆自行车、两个油桶蹲市场到产品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加工香油的小工作室到年销售额为5.8亿元的现代化农副产品加工公司。 从做小本生意的“卖油郎”到拥有300多名员工,固定资产达到10亿元的集团董事长……山东胶州郭培正,扎扎实实地战斗了40年,一步步经营,完成了从“卖油郎”到“辣椒王”的转变。 语言拙劣的郭培正真诚地说:“‘柏兰’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依靠党的好政策。”
“油烟不怕巷子的深度”
郭培正表现为“退伍不退志,退伍不退色”,正是如此。 1969年,在外面当兵多年的郭培正回到了家乡的前柏兰村,成为了村干部。 当时,原柏兰村是有名的贫困村,担任村长的他决心“总有一天会让村民们脱离贫困,让大家过上富裕的生活”。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上发表了“改革开放”“使一些人先富起来”的口号,郭培正兴奋不已,他觉得家乡人致富有希望。 于是,他承包了下村的香油坊,传承发扬“郭氏香油”的祖传技术。
说马上做,郭培正有雷鸣般的军人作风,他带领侄子和兄弟在三个破烂的工作室开始了创业的历史。
为了改善生产条件,他和妻子卖了家里的猪、羊和一些粮食,凑了点钱,去章丘买了石臼,向鲁西北临清学习电炒芝麻、电搅拌技术,革新了鼓炒芝麻的一系列技术,芝麻加工效率每小时
“油香不怕巷子深”,刚开始,郭培正推着推车在街上巷子里走,赶紧卖油。 质量好,斤两双,不混假,所以他对人慷慨,童叟没有欺负,很快就在胶州,高密度一带很受欢迎。 后来加工量越来越多,他呼吁村民们做香油加工,冬闲到了冬天忙起来,所有人一起动手,在他的指导下,前柏兰村迅速成为财富先进村。
不知不觉中国际市场
凭借优良的质量和良好的信誉,郭培正告别了创业当初的“一辆自行车,两个油桶蹲在市场上”局面,业务正在扩大到潍坊、高密度、诸城等地。 1992年,郭培正生产的香油年销售额突破100万元,本人也从当年的“卖油郎”变成了企业广告主,胶州市柏兰香油加工厂正式成立。
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柏兰进入了国际市场。 1992年,郭培正从朋友那里得知外国客人需要芝麻粉。 如果能做这笔生意,不仅能建立长时间的合作关系,柏兰产品还能走出国门。 但是现在自己的加工设备只能出浆,不能出粉。 当地所有的机械制造商都不能生产出这种出粉的设备。 想起来,强壮的郭培正承担着这笔生意。
五名技术工人,两台加工设备,16日夜奋斗,眼睛红了,手磨了,最终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芝麻粉机器。 把开发的胡麻粉拿去给顾客检查,所有产品合格时,他都松了一口气。 1993年,郭培正开发的设备获得了国家专利。
从此,郭培正的香油加工厂进入高速公路,成为胶州第一家芝麻粉加工公司和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公司。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柏兰集团已经成为资产达10亿元,员工320人的当地领导公司。
无论规模多么大,郭培正对产品企业品牌的要求都是一贯的。 他还说:“企业品牌是深受众多客户喜爱的“民牌”,也是依赖于公司的“命牌”,不能因为某些价格而放弃公司的生存基础。”
辣椒产业红火
郭培正不满意现状,把眼球对准更广阔的市场。 有一次郭培正知道当地的对外贸易部门需要收购辣椒。 当时他认为这种看起来像“红火”的辣椒,经营也一定会成为“红火”。
因此,他迅速调整产业结构,在收购辣椒和辣椒粗加工出口的基础上,发挥现有资源的特点,实现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公司也从原来的加工生产香油加工生产辣椒粉、辣椒酱、辣椒油 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后来他又开发了有机玉米茶、有机麦茶、鱼油、调味料等6大系列110个品种,其中60%的产品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真的实现了国内、国际市场的双赢。
“公司大了,我在考虑回馈社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发财。 ”郭培正对记者说,新疆地区光热资源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利用流畅的铁路,可以在胶州和乌鲁木齐之间实现方便的物流运输。 2007年,郭培在新疆成立了柏兰新疆企业,扩大了当地辣椒种植面积,形成了一系列标准化种植体系,同年,企业在新疆与农二师合作,6个团一共建立了30万亩辣椒种植基地,调整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
“我们实施保护价格收购,保证种植者每亩能获利2000多元。 ”郭培正说,统一价格、统一回收是郭培正保证农户收益的措施之一。 他还重视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栽培了100多万亩国际知名的“桑尼斯”、“金塔”等高质量品种的辣椒,辣椒产品销路不减。
今年4月,胶州市组织相关部门和辣椒加工公司赴新疆视察,72岁的郭培正也随团来到新疆,在和田地区策尔县看到当地种植环境后,决定向当地农民提供辣椒种子和技术。 据悉,在郭培正的指导下,现在策尔县8个乡镇种植了约5000亩辣椒。 “如果他们种了多少,我会收多少,保证他们能得到100%的保留纯收入。 ”郭培正对记者说。
标题:热点:实业家郭培正: 从“卖油郎”到“辣椒王”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4/38355.html
上一篇:热点:“一米老大”的公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