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金融委新年首发声 “四个要”直击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题
本篇文章1638字,读完约4分钟
人民网北京1月7日电(申佳平,王仁宏) 1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步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员会)召开第14次会议,研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展相关业务。 这是自上个月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事业指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以来,在相关主题重要会议后,国家一级再次聚焦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会议要求,尽快研究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相关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深化金融供给方结构性改革,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继续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许多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委员会这次会议再次强调了中央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高度重视,期待近期实质性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落地。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去年12月制造业pmi为50.2%,与上一值相同。 在公司规模上,大型、中型pmi分别为50.6%、51.4%,位于临界点以上,但小型pmi为47.2%,位于临界点以下。
可以看出,现在中国的反周期控制效果持续出现,经济企业的稳定状况稳定。 但是,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依然存在,继续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切实缓解融资难融资的问题尤为重要。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目前中国经济三期叠加特征不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 量大的中小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提高财政收入、改善民生福利的主力军。 国务院高层密集研究这个问题,意味着在稳定增长的过程中中小企业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并受到了很大的期待。
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告诉记者,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是世界性的课题。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往往更为突出。 金融委员会这次会议强调了中小企业对融资问题的高度重视,期待近期实质性政策措施落地。
比较处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时,会议要求尽快研究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相关措施。 “为了沟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必须综合运用多种货币信用政策工具,实行差异化监督管理安排,完全审查评价机制,对金融机构履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主体责任形成有效的激励 ”。
温彬认为,根据会议要求,央行有可能通过普遍降准来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通过定向降准、tmlf等来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度,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增加、占比提出量化要求。 然后,lpr形成机制的改革将继续深化,进一步推进社会融资价格的下降。
他还说,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恶化,有必要加快建立健全的职务免责审查和容错纠错机制,消除银行后顾之忧。 温彬认为,下一步将包括金融机构审评、现场检查或中小企业融资的数量、价格和期限等副本。
会议还强调深化金融供给方的结构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要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投入能力的提高。
国家金融和快速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在中国,中小银行与民营和小微公司的“门当户对”有天然兼容性。 因此,在处理融资难的融资贵问题上,必须进一步优化银行机构体系,推进大型银行下沉服务的重点,同时大力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等中小银行。
“然后,在呼吁民间和微型企业持续信用的同时,必须从政策支持、服务模式、激励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比较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的“第一信用难”问题。 」董希淼指出。
会议还强调继续完善政府性融资保证体系,加快企业信用新闻平台建设,拓宽高质量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实际问题。
“目前,民间和微型企业普遍存在数据不足、征信不足、保证不足等“三缺”现象。 》董希淼对记者说,为此,应该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的融资保证体系,特别是民间和小微型公司的信用保证体系,建立民间和小微型公司的风险补偿基金,减少民间和小微型公司的“三缺”对融资的影响
温彬认为,差异化的货币信用政策、监管政策、审查激励政策、资本补充政策等,有望为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营造“可以贷款、贷款、贷款”的良好政策环境,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的问题为根本
标题:热点:金融委新年首发声 “四个要”直击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题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03/3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