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翔”的预警!肠癌要早防 四个症状需要注意
本篇文章1047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肠道的健康备受关注。 无论是让安倍晋三辞职的溃疡性肠炎,还是43岁死于结肠癌的“黑豹”扮演者乍得·维克博斯曼,肠的健康都成为了问题。
一体的健康状况可以根据排泄物的形状、颜色和气味来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肠是否安全,“翔”(网上称为大便)的警告不容忽视。 排便习惯和粪便的性质发生变化,出现腹痛,大便带血,需要注意!
70岁的老太太通过便血检测出直肠癌。
最近,住在新兴县的李奶奶(化名)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广州市红会医院的普通外科。 检查诊断为中晚期直肠癌,为距肛门不到5厘米的低位肠癌。 通过绿色通道,转入广州市红会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很快恢复了胃肠功能。 术后两三天李奶奶就能享受到美味的食物了。
其实,引起李老太太和家人警戒的是,就诊前两周李老太太发现自己的大便一直带血,腹部隐隐作痛。 马上去当地医院检查了一下,肠镜检查发现是中期直肠中分化腺癌。
早期症状不明显,应该积极筛选。
直肠癌又称大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道癌和原发性肝癌。
广州市红会医院普外科主任王百林教授介绍,大肠癌生长缓慢,潜伏期长,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癌前病变),从腺瘤迅速发展到癌症需要5~7年的时间。 早期症状还不明确,其实大肠癌是比较容易自我筛选的病症,如果能早期发现的话也有助于治愈。 大肠癌可以预防,但中国80%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已经迅速发展到中晚期,早期诊断率只有10%到15%。 这种癌症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身上,男性患者约是女性的1.5倍,连年呈上升趋势。 现在认为第一是环境因素(饮食因素中最重要)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王百林警告说,由于大肠癌早期有无症状或症状不明确,只有不舒服、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发现相关情况后要密切注意,立即就医。
4个警报信号需要注意
1 .排便习性和粪便性状的变化
多为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 为了突出血,或者如果有痢疾之类的脓血的话,多伴有里急后重。 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大便性状有时变细。 腹泻和糊状大便,或者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2 .腹痛
也是本病的早期症状,多见于右侧大肠癌。 右腹钝痛或与右上腹部、中上腹部有关。 病变导致胃结肠反射增强,餐后出现腹痛。
3 .腹部肿块
肿瘤的位置取决于癌症的部位,提示是中晚期。
4 .直肠肿块
很多直肠癌患者可以通过手指检查发现直肠肿块,手指检查后的指套有血性粘液。 因此直肠指检查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诊断方法。
(羊城晚报记者林清通讯员孙冰清)
标题:热点:“翔”的预警!肠癌要早防 四个症状需要注意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314/4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