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台北:“共享停车”风吹起
本篇文章1232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王平
为共享停车而设计的智能锁
停车难是城市通病,台北也不例外。 据统计,台北市民上班平均需要11分钟,下班回家找车需要16分钟。 因为车的位置有限,“共享停车”很困难。 6月,台北市交通局颁发了第一张共享平台停车登记证,共享停车在台湾终于合法了。
停车很难实现共享
台北市狭窄的人很多,很难停车。 台北许多街道的牙齿上涂上醒目的红色油漆看起来很有精神,它代表着“禁止停车”。 如果车停在红线区,有可能被警察拖走。 停车困难,成了台北市民的烦恼事。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北是一条有点受欢迎的道路,即使在半夜也很难找到车的位置。 有些车主只能找个拐角处停下来,第二天早上车身可能就出现了伤口和凹陷。 如果停车堵住了别人的店和车库的入口,结果会更严重。 台北的叶某男最近将家里的两辆车停在警察调查后同意的道路上,但妨碍邻居车库进出被告上法庭,不得不赔偿1.8万元的新台湾货币。
城市空间已经基本开发完毕,大量建设新的停车场显然是不现实的。 这样,共享现在受欢迎的停车概念成为解决问题的最好选择。 共享停车是指释放属于个人或单位内部的车位,选择时间租给外部,以使车位停止,车主获得收入。
但是,这种做法不容易。 在年的台北市长选举中,候选人呼吁共享停车,到了今年6月,台北市向共享停车业者颁发了第一张许可证,共享停车终于开始了。
有制度有技术
现在,共有停车业者“upark”计划与台北市信义区和松山区的两家民居合作,于9月开放第一波5个共有停车位。
到目前为止,共享停车的制度障碍之一是个人租车不能明确应该以什么样的税率交税。 台北市对此做出规定,私人停车位在共享后也维持私人地价税。
过去的另一个难点是找到共享车的位置和确认车的位置开放时间,现在由于有物联网和手机app等新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了。 “upark”代表黄世伟说,客户可以在app上找空位事先预约,到达停车场后,智能停车锁可以在app上自动下车,客户无需与管理员联系即可顺利停车。 退场时,app也自动计算停车时间,从信用卡上自动扣款。
为了防止一部分个体将私家车完全商用化,台北市将家庭用或私家车的位置规定为每天的营业时间上限为8小时。 另外,为了保证住户真的有开放共享车,“upark”规定合同下限,车位规定每月至少开放50小时,开放时间最好是上午8点到晚上8点。
难点需要更多地解决
台北市的共享停车才刚刚开始,理论上市场潜力不少。 据统计,台北市有近19万个公共停车位。客观存在供求关系,缺乏可靠的媒体平台来促进共享停车。
但是,由于大陆的一点城市推动了共享停车的经验,真正执行还存在很多难点。 例如在管理方面,借方因各种理由超时而被采用,但存在泊位的业主反而不能停车的矛盾。 心理上,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可能不同等。 另外,对共享车获得的收益不敏感,很多车的所有者不想给这个“小钱”添麻烦。
城市管理是台北的强项,台北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在共享停车的管理方面为外部提供一点新的成功经验。
标题:热点:台北:“共享停车”风吹起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21/3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