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澜湄合作让柬埔寨村民走上脱贫路
本篇文章1211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记者毛鹏飞
从柬埔寨首都金边往北驱车约1小时到达了干丹省莫姆坎普县斯瓦放大器乡。 澜湄合作初期收获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中国援助柬埔寨扶贫示范合作项目使这里的两个扶贫村在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下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新的活力。
蓝天下,25米高的白色水塔矗立在村子里。 水塔上写的中文“中柬友谊,源远流长”和柬埔寨语“中柬友谊,如钢铁般坚硬”的红色标语特别引人注目。
中国援助柬埔寨减贫示范合作项目中国专家小组袁刚领导人对记者说
供水工程的建设持续了13个月,不仅建设了当地最高的水塔,还建设了2口井,铺设了3.3万米的管道,进入了约800所房子,施工队雇佣了30名当地人。 “这个项目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为疫情期间无法当地打工的人们带来了就业收入,训练了他们的劳动技能。 》供水工程总包配方中的核大地(柬埔寨)地质工程有限企业总工程师朱鹏说。
从年7月开始,四川省扶贫开发局项目中心派遣专家派驻柬埔寨,与柬埔寨官员、当地人一起结合中国的减贫经验和柬埔寨的农村实践,探索适合当地快速发展的减贫之路。 接二连三落地的扶贫项目,使当地人在疫情期间也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如何支持村民特别是贫困阶层的增收是我们面临的最大课题。 ”袁刚说。
中方专家小组根据调查,为方便土地,为房屋施工,计划对土地、房子前房子后空地、有意愿的农家实施40户养牛、28户高温蘑菇示范项目。
当地的气候适合高温蘑菇栽培,专家小组为农家建造蘑菇棚,设置水泵水管设备,购买菌种和菌袋等物资,也委托专业技术人员访问指导。
祝金是第一个种蘑菇的农家。 “我们家从今年4月开始种植蘑菇,4个月收获了1200公斤以上的蘑菇”,祝金笑个不停。 “感谢中国专家。 我学会了制作菌种和菌袋。 ”。
对于没有空地的200户村民,专家小组帮助盆栽蔬菜迅速发展家庭经济。 其中20%的农家种植的蔬菜除了自己吃外,还上市了,80%的农家种植的菜是自己吃的,实现了家门口的节日增收。
看到项目村有很多老人、妇女和残疾人没有就业途径,袁刚和同事们引进了中国的“贫困扶助工厂”模式,与房子前房子后有空地的农家协商,用土地入股的方法,建设了两个洗洁精工厂,各加工厂
扶贫工厂在当地设立了长时间稳定可持续的村庄办公室公司,为剩余劳动力,特别是有劳动力的老人、妇女和残疾人提供了方便的就业平台。 袁刚说:“忙的时候经营农业,闲的时候工作,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赚钱珍惜家,让村民在摆脱贫困的路上看到希望,奔走。”
柬埔寨农村快速发展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司副司长衡真田说,作为澜湄合作早期收获项目之一,中国援助柬埔寨扶贫示范项目给当地带来了显著变化。
衡真田说,中国专家不仅经验丰富,而且研究了当地的现实状况,将中国的经验和柬埔寨的优势结合起来,带来了新的扶贫快速发展的想法。 他不仅看到了当地硬件环境的改善,而且切实感受到了当地人们的思想变化,这是更宝贵的成果。
标题:热点:澜湄合作让柬埔寨村民走上脱贫路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19/3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