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中国维和官兵代表访谈录
本篇文章1915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进行了达尔富尔维和部队警卫和塞拉利昂维和部队组织的联合训练( 2012年1月4日拍摄)。 新华社发
问题:我们是为了和平而来的-中国维和官兵代表的采访记录
新华社记者张汨卢东方
年9月18日,国务院信息办公室发表白皮书“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 新华社记者日前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本白皮书,访问了中国的数字维和官兵代表,听取了各自的维和故事。
不管离我们多远都和我们密切相关
“有人不理解我们国内的繁荣稳定,为什么要在什么样的动乱地区流血牺牲呢? 》参与刚果民主共和国、马里维和和这次白皮书编纂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蔡辉准说:“‘更多的人,更远地与我们密切相关’,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表明中国军队是为了和平而来的。” ”。
黎在边境分布着1000多个雷场,2006年有2名外国维和军队、士兵和许多当地人被雷电击伤,从那一年开始中国维和工兵分队(后改称为“中国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在当地开展了扫雷爆炸事业。 14年来,他们完成了200万平方米以上、1.4万个爆炸物的清排工作。 “2006年,中国官兵成功排除了黎巴嫩倾斜插入居民院内的2000磅超大当量未爆炸弹,仅4天就圆满完成了20天以上的爆炸任务。 ”今年8月刚结束任务回国的我国第18届黎巴嫩维和部队指挥长兼多功能工兵分队队长高朝宁介绍说。
在高朝宁执行这次任务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所在的中国多功能工兵分队一共排列了10427平方米的雷场,发现并销毁了1577枚地雷,以零伤亡、零事故的成绩,获得了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最高荣誉“司令官表彰”。
“进出雷场的路上,当地人总是一齐向我们喊‘中国你好’‘中国我爱你’。 ”高朝宁说。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是大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参加了三次维和行动,担任中国第七次马里维和部队队长的刘勇深受感动。
从最初加入维和建设工兵分队到加入中国第一个维和步兵分队,刘勇谈了很多他参加的当地小学建设、开营义诊、以及当地村民打井、种菜等在中国维和官兵任务名单上没有的“任务”。
年在南苏丹执行任务时,当地政府军和非政府武装的冲突地点离刘勇所在的营地不到1000米,仅一夜之间村民就死里逃生了。 中国维和步兵营立即来营地为寻求避难的难民提供安全保护。 “下半身瘫痪的老太太登上我们的营地寻求避难一个多小时,既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和平的期待。 ”刘勇说。
参加中国第一批、第三批、第五批南苏丹维和步兵队的米秀刚说:“从我们所在的un house (联合国之家)周围荒草丛生到庄稼长出,村民们吓得不敢说欢乐歌的笑话,当地人的安全感。 ”。 从最初划定“武器禁区”到展开武器禁区巡逻,从执行护卫任务到执行长途巡逻、护卫任务,中国军队的声誉在当地人民心中更好。
抗疫的榜样建立了胜利的信心
同样感到外国对我的态度改变的是,我还去过两次马里维和医疗队队长朱四强。
今年年初,朱四强执行任务时,正好国内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肆意横行,最先向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联马团)宣传防疫知识并不顺利。 当地很多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是“大感冒”,稍微观察一下就行了。 很少有人真正接受检查、隔离和防护措施。
直到4月16日在东战区首次确诊的病例,联马团二级医院感染率很快超过三分之二,医院关闭,当地人认识到朱四强等人以前宣传防疫知识的重要性。 口罩等防护设备被抢空了,大家都意识到自己在家工作被隔离了。
“我们所在的加奥市是马里的第二大城市,这个地区总共只有三家二级医院。 我们不仅运营正常,而且是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唯一医院。 在承担最大负荷医疗工作的同时,在当地树立了预防和控制疫情的榜样,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因此,联合国秘书长马里问题特别代表、联马团长安纳迪夫专门致谢信,赞扬我们为当地的疫情应对事业作出了贡献。 ”。 朱四强骄傲地说。
更好的中国,更好的世界
“只有中国迅速发展,才能在国际事务中为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曾经是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战地司令官的何星说,自派遣军队执行维和任务以来,中国军队成为信息表达中外的重要桥梁。
“至今为止从事维和活动的‘outstanding’的评价压倒了我的简历,这个成绩大家都在努力。 我可以竞争录用战地司令官的职位,与中国军队参与维和任务的出色表现密切相关。 ”。 何星说。
何星在任一年间,通过发行行动手册,推进防御性反击标准,继续分享“和平之师”的理念,告诉记者:“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和平,不是为了战争。”
“为了和平”,是中国派遣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意义。 现在,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维和待命部队数量最多、分队种类最齐全的国家。
新华社北京九月十九日电
标题:热点:中国维和官兵代表访谈录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19/3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