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或今年敲定
本篇文章1709字,读完约4分钟
张生
年9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大与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首相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瑞恩共同会谈,中欧领导人加快中欧双边投资协定( bit )谈判,年内完成谈判 这意味着年开始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今年年底可能会画上圆满的句号。
推进中欧bit谈判是中欧双边经贸关系中最重要的事项之一。 该协定的谈判于去年11月在第16届中欧峰会上正式开始。 年4月,中欧双方在第二十一届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中设定了达成年度投资协定的目标。 截至
年9月,双方进行了30多次谈判。 一旦达成,中欧bit是中国目前签署的复印件最详细、范围最全面的协定,它不仅为中国公司在欧盟的投资提供了统一的法律框架,而且还使欧盟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享受更加自由化的市场准入 在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关系面临困境的背景下,中欧bit也在很多方面重建现有的投资规则,对国际投资条约机构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欧bit协定的第一轮谈判于年1月21日进行。 每年进行3次谈判,每年进行5次谈判,每年分别进行4次谈判,每年进行3次谈判。 进入年后,谈判的步伐明显加快,每年进行了6次谈判。 迄今为止,每年进行了6次谈判。 第32次谈判于9月21日至25日进行。 中欧双方从第四次谈判进入正式文案谈判阶段。 在第九次谈判中同意协定的范围,开始以合同复印件为基础推进实质性复印谈判。
中欧bit谈判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环境、投资者——东道国争端处理( isds )机制以及可持续快速发展问题上。
我国已经与欧盟27个成员国中的26个成员国(爱尔兰除外)签订了投资协定,但这些协定签订期限广,具体条款复印件也各不相同,有些条约复印件很保守,只有关于征收补偿额的争论才是国际投资 与现在自由化和均衡化的投资协定相比,这些协定几乎不参与投资自由化和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副本。 中欧bit达成后,对中欧双方和其他国家都有好处。
来说,中欧bit可以为欧盟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 根据谈判文件,在中欧bit中,中国在市场准入方面作出了超出世贸组织框架下现有承诺的保证。 协定中包含的透明度条款可以确保相关许可和授权程序的公开透明度,欧盟企业可以及时获得相关法律和新闻,并以合理的机会就相关法律的制定提出建议。
对中国来说,中欧bit可以为日益增长的中国欧洲投资提供更统一、更明确的法律保护框架。 中美之间贸易上的摩擦使更多的中国企业选择投资欧洲。 根据最近发表的《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全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同比增加59.6%,北美洲的投资同比减少近50%。 但是,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中国在欧洲投资也面临着很多制度障碍。 年4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的《确立进入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框架的条例》生效,将于年10月实施。 该条例进一步推动欧盟及其成员国以安全或公共秩序理由建立外商直接投资的审查监督管理和新闻共享机制,欧盟成员国加强本国审查机制,扩大审查范围,降低审查门槛,扩大投资者披露义务, 国际投资协定中的安全例外条款允许东道国政府采取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措施,但投资仲裁的相关实践表明仲裁庭将审查东道国政府的措施是否符合善意的大体上。 这意味着受国家安全审查影响的我国公司可以根据投资协定的要求向仲裁庭审查东道国政府的行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速发展中国家,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中欧bit不仅可以促进双方的投资流动,还可以对其他国家的投资协定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现在国际投资法治处于改革期,中欧bit谈判不仅是中国国家和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相关经济好处的考虑,而且是共同应对现在国际投资法面临的问题的正面应对。 协定的谈判可以为其他国家,特别是迅速发展的中国家缔结投资协定提供参考,可以调整不同国家在国际投资争端处理机制改革中的角度。
中欧bit可以比较有效地解读美国政府的“孤立主义”。 在中欧bit的基础上,中国和欧盟可以就世界贸易组织争端处理机制改革、气候协定谈判、可持续快速发展等主题深入合作,聚集双方的共识,共同推进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多边化的快速发展。
(作者是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标题:热点: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或今年敲定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15/3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