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 > 热点:媒体评多地整治地名引起争议:政府未能做到依法治理

热点:媒体评多地整治地名引起争议:政府未能做到依法治理

来源:网络转载日期:2021-02-04阅读:

本篇文章1151字,读完约3分钟

叶泉

原标题:媒体多整治地名引起争议:政府未能依法管理。

最近,陕西、山西、广州、海南等发表的“关于整理和完善不规范地名列表的公示”成为话题。 其中,根据海南省民政厅公布的名单,维多利亚花园和维也纳国际酒店等84个地名被检测出不规范,在崇洋媚外被列入名单。 156人文行馆、比佛利别墅等也被列为“奇怪难懂”。 珊瑚宫殿帝王花园区被称为“带有封建色彩”。 对此,很多读者认为不合适,对当地政府的滥行、“冤枉”、“戴帽子”抱有疑问。

热点:媒体评多地整治地名引起争议:政府未能做到依法治理

读者不同意整顿许多不规范地名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维修地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地名的整理维修存在根本的问题。 那就是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热点:媒体评多地整治地名引起争议:政府未能做到依法治理

首先,你应该知道这次的整理保养是地名还是酒店、店名。 从海南公布的名单来看,可能有小区名,有酒店名,也有商店名。 混合这些不同性质的名称会引起地名概念上的混乱,也引起法律依据上的问题。

热点:媒体评多地整治地名引起争议:政府未能做到依法治理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地名管理条例》。 这个条例开宗明义确定了什么是地名。 即“本条例所称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行政区划名、居民地名、各专业部门采用的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的名称”。 很明显根据条例的规定,酒店和商店的名称不在地名范围内。 因此,整理维修地名包括酒店和店名在内,没有法律依据。

热点:媒体评多地整治地名引起争议:政府未能做到依法治理

其次,什么地名不正确? 根据条例和实施细则,地名大体上有利于人民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 另外,法律不能以领导人的名义命名,不能损害民族尊严,不能歧视,不能侮辱,极端通俗,不能使用偏僻的语言,不能在一个县、市内改名,这一系列禁止 条例的实施细则进一步确定,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

热点:媒体评多地整治地名引起争议:政府未能做到依法治理

由此可知,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的我国地名是法律的规定,不是所谓的“崇洋媚外”。 如果不明确地说,地名整治将从依法整治变成政府的主观臆断。

热点:媒体评多地整治地名引起争议:政府未能做到依法治理

以海南的名单为例,海南把“大、洋、怪、重”作为地名不规范的表现形式,其中真正有法律依据的是“洋”和“重”,即所谓的“怪”和“大”,不是法律的禁止规定。

热点:媒体评多地整治地名引起争议:政府未能做到依法治理

法治国家对公民的要求可以是法无禁止,但对政府的要求不能是法无授权。 这次很多地名的整理整顿行为中反映的是,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的地名都是合法的,不能随便戴帽子,但法律有禁止性规定的地名必须依法规范,大胆整理。

热点:媒体评多地整治地名引起争议:政府未能做到依法治理

习大总书记强调各级政府必须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反复法定职责不能依法授权,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执法程序,严格规范执法责任,公正

在整理和完善许多地名的过程中引起那么多争论和不满,基本上是因为政府不能依法管理,不能重复思考和依法的方法。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形势下,对社会管理来说,法治是一切管理行为的前提和保障,只有政府依法工作,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相反,争论不断,麻烦可能不断。

标题:热点:媒体评多地整治地名引起争议:政府未能做到依法治理    地址:http://www.leixj.com/gy/2021/0204/33948.html

最近更新更多